沈德潛《夜月渡江》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沈德潛
萬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斗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
月色皎潔之夜,詩人乘舟逆流渡江,風勢相助,瞬息之間已過京口(今江蘇鎮江市),逼近江西,情意無限。
開篇兩句即點題,寫渡長江時的月色?!叭f里”,形容長江流水的長遠,兼狀下游江面的水天空闊?!敖鸩ā?,月色浮動的樣子,語出《漢書·禮樂志》: “月穆穆似金波”。這夜月色特好,非往日可比,顯得格外耀眼明亮?!安挤?,小舟。梅堯臣《寄滁州歐陽永叔》云: “下筆猶高帆,十幅美滿吹。一舉一千里,只在頃刻間。”高帆十幅,喻歐陽修下筆神速。此詩“布帆十幅”,則形容小舟行駛疾速,頃刻千里?!捌瓶招小?,明月滿江,舟船如在空明的月色中穿行,給人破空行于天上之感,其意略同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春水船如天上坐”。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上句視,下句聽?!叭健保诮矜偨L江南岸,即金山、焦山、北固山?!傲保?。放眼極目,天色微茫,加之距離還較遠,三山若隱若現,僅僅依稀可辨; 側耳傾聽,江流浩蕩,汩汩不停,不改古今,還帶著六朝時的聲音。這時舟船正行駛在鎮江(京口)一帶的江面上,“晉永嘉亂后,幽、冀、青、并、兗五州流人過江者,多僑居此處(京口),吳、晉以后,皆為重鎮”(《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五); 而且,距京口不遠的南京,還是六朝故都。因此,詩人由江流而聯想起六朝的興亡廢替,也是很自然的事。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斗轉深更” 兩句寫夜靜更深。寂靜之夜,水底魚龍照理應不驚。然而物極必反,過分的寂靜,超過心理承受能力,反而使人吃驚,不易平靜。柳宗元《小石潭記》記作者因潭四周過于清寂,以至“不可久居”而離去,就是這個道理。此夜,實在靜得出奇,詩人卻不說人驚而說魚龍驚,立意頗新?!棒~龍驚”,還回應首句月色之明。曹操《短歌行》云: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由于月明異于常日,烏鵲誤為天明,竟起身南飛。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云:“白花倒燭天夜明,群雞驚鳴官吏起?!崩罨ㄖ兹鐮T照夜,以至雞誤為破曉而鳴,人誤為天明而起。蘇軾《游金山寺》:“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烏驚?!苯拿魅缇婊甬惡鯇こ?,故棲烏驚。此詩水底魚龍則以“金波照眼明”而驚,可見明月之明極為罕見?!芭6忿D深更”,夜已深更?!芭6贰?,牛星與斗星。一“轉”字,道出詩人乘舟渡江時間已較長。結二句則說,詩人乘長風破萬里浪,瞬息之間舟船已過京口,而前頭的楚地山水正滿懷情意地期待著他。據《方輿勝覽》,豫章(今江西南昌市)為楚尾吳頭;泛而言之,今江西北部都可稱楚尾吳頭,故朱熹《鉛山(今屬江西)立春》云: “雪擁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吳頭?!本┛趯賲?,舟過京口,即已逼近江西。
這首七律風格清爽朗健。萬里金波,水底魚龍,天邊牛頭,楚尾吳頭,又襯以六朝不盡的江流水聲,時空恢宏,意境寥廓。至于金波照眼,魚龍驚夜,以及布帆十幅,逆流上江,長風破浪,頃刻千里,奇景迭出,更是別有一番風情。
上一篇: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韓駒《夜泊寧陵》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