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
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 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陳維崧是有清詞壇的一代巨擘,才力雄富,氣概卓犖,詞師法蘇,辛,豪放乃其本色。清陳廷焯評贊道:“陳其年詞,縱橫博大,海走山飛,其源亦出蘇辛。而力量更大,氣魄更勝,骨韻更高,有吞天地走風雷之勢,前無古,后無今。”(《詞壇叢話》)陳詞長短俱佳。前人每作壯語,多用長調,而維崧能“納雄奇萬變于令慢之中”(蔣兆蘭《詞說》),特別善于在數十字的小令中,高歌豪語,起伏波瀾,寄抒其雄渾蒼涼之情。這是他的獨到之處,別人無能方駕。這篇記游寫景的小詞,就很鮮明地表現了《迦陵詞》的特色。
臨洺,關口,在今河北永年縣境內。陳維崧仕途長期落拓不遇,四五十歲還只是個諸生。康熙七年(1668年),他在應試不中、旅京失志后,曾自北京落魄南游汴、洛,本篇大約是他南游途中客驛所作。詞寫北地秋景,狀景如畫,寓情于景,抒發了懷才不遇、飄泊流落的蒼涼心情。前人云:“其年年四十余,尚為諸生,故學業最富。其一種潦倒名場,抑郁不平之氣,胥于詩詞發之。”(《詞壇叢話》)即指此類。一起“晴”字,首先點明時間,亮足全詞景觀光線,同時,與詞題“夜”字緊相拍合,暗示出詞人活動蹤跡。這是一個大好晴天。詞人昨夜投宿臨洺驛站,晨起推門而出,晴空萬里,秋高氣爽,視野分外開闊。佇足遠目,但見晴空中遙山疊起,郁郁蔥蔥,如美人頭上的青螺發髻,歷歷在目。游目極視,太行山脈走勢西去,眾多的山峰象只只小蝌蚪,蹲伏浮游,姿態橫生。起二句寫遠景,筆法賦比并出。以髻式喻遠山,乃橫看景觀,形象優美,情趣饒然;以蝌蚪喻山勢,乃縱看景觀,氣象萬千,筆力雄放。古老的太行山脈,座落在山西高原與河北平原間,走向東北馳往西南,自古以雄偉著稱:“西風落日草斑斑,云薄秋容(指山)鳥獨還。”(于謙《上太行》詩)“太行山似海,波瀾壯天地……溪流走山谷,千里赴無極。”(陳毅《過太行山書懷》)如此山脈,詞人以“蝌蚪”視之,筆下激蕩著一股睥睨天地、叱咤風云的傲岸壯豪之氣,顯示了狂放不羈的志士襟懷。三四句換寫近景:稻田里稗花盈畝,白花花堆積一片,看上去好象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霜。詞以“霜皮”喻“稗花”,還是賦比夾用的手法。這里,“霜皮”不僅借喻稗花色白,而且視覺形象上能喚生早寒的蕭瑟之意。詞人以江南人游北地,夜宿臨洺,深覺冬寒早至之異地氣候,所以見稗花而疑凝霜。景語中隱現他鄉淪落的微妙心態。上闋寫景,遠近高低,次第分明,賦比交疊,心境漸現。
下闋開頭,寫景中忽插入二句游蹤追憶。筆法陡然一變,由實入虛,從眼前景色沉入遐思。“陡然一驚,正是詞中妙境。”(《七頌堂詞繹》)詞章平地兀生波瀾。眼前似曾熟悉的北地壯闊蒼涼的景色,喚起了詞人對漫游北地的回憶尋思:“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趙魏燕韓”,泛指詞人所游歷的河北、山西等地,屬戰國舊地。“回首”什么呢?詞人同時作的《南鄉子·邢州道上作》詞下闋寫道:“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休。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趙魏燕韓地區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伏橋飛刺趙襄子的豫讓,擊筑飲泣燕市的高漸離,尤其是引吭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毅然入秦刺秦王的荊軻,都曾在這一帶活動過。詞人經過燕趙韓魏,憑吊古跡,十分激動,對這些古代英雄人物遙生景仰之情。詞人也是青兕豪杰,聯想到自己落魄老書生的坎坷境遇,無語惆帳:“看種種、是余之發,半世琵琶知者少”。“此意盡豪那易遂?學龍吟、屈煞床頭鐵。”(《賀新郎》)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感慨至為深沉。詞人凝望臨洺風光,回首昨游,一切清晰在目,心情不禁又激動起來。不過“趙魏”兩句,說得很含蓄,渾含不露,欲語又止,但是心潮的起伏不平,還是可以想見的。前人論詞有“潛氣內轉法”,強調:“作詞須知‘暗’字訣。風暗轉、暗接、暗提、暗頓,必須有大氣真力斡運其間。”(《蕙風詞話》卷一)此處即是讀詞須用心的“暗轉”處。詞人由景入憶,心情暗中陡變,一種流落失意、蹉跎歲月的意緒悄然彌漲心頭。所以煞尾三句,自懷古回到現實后,神色慘變,景象與上片開頭的晴爽開朗截然大異:“悲風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走”,疾馳,驀地,狂風大作,天昏地暗,一片黃葉被狂風夾裹而瞬間逝去,從臨洺驛口疾飄向遙遠的中原大地。詞人視線追隨移遠,怔怔出神。詞以景結尾,蘊藉有味,意含比興。這里實際是以黃葉自喻,以秋風卷黃葉狀寫自己飄泊無依、淪落他鄉的境遇。中原之遠大,悲風之勁吼,與黃葉之弱小,形象對比鮮明,突出了運會陸沉、漂流羈苦的蘊意。然而詞寫得氣象闊大,感情蒼涼而不低沉,正所謂“話到英雄末路,忽涼風索索”(《好事近》),喟嘆之聲撼人心弦。《白雨齋詞話》卷三指出:“其年諸短調,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并以為本篇煞尾處,“平敘中峰巒忽起,力量最雄。板橋(鄭燮)、心馀(蔣士銓)輩,極力騰踔,終不能望其項背。”洵非溢美。
上一篇:岳飛《滿江紅》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曹丕《燕歌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