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鸝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中國人歷來戀土重遷,每每于離別格外敏感、動情。古來離別詩正因此而特別發達。離別,就其一般意義而言是人際之間發生的,而在這首詩里,詩人并沒有像一般離別詩那樣去寫歧路握別,卻去寫自己喬遷時對舊居附近的湖亭及其周圍景物依依不舍的心情。這種不落俗套的選材和寫作角度,自是生面別開。詩題作此標示,看似平易,實則已吐露出此詩煉意于筆先的意味了。
詩人即將遷居,便回首向湖亭道別。既云道別,必是相熟,必有交情。不難想見往昔詩人與湖亭相伴,領略了多少自然意趣,觸發了多少詩情畫意,留下了多少生命和印痕……但此刻,無限感觸,萬千話語都已無法說出,只是若有所失地吐出深摯的贊嘆:“好是春風湖上亭”,雕欄畫柱的亭子本已楚楚動人,更何況是位于水波瀲滟的湖上,籠罩于溫煦的春風之中呢!此一句,欣賞贊嘆中潛藏惜別之意、留戀之情,但詩人就此打住,毫不吐露。次句便是轉換角度的描寫了:“柳條藤蔓系離情。”詩人此時似乎巳忘卻了自己道別的初衷,徑直以為是這湖亭外柔嫩細長的柳條藤蔓不忍自己離去,紛紛前來拂肩牽衣,表示阻攔和挽留。無情的草木尚且如此多情,那么多情的詩人如何承受得了呢。更何況這柳樹上“黃鸝久住渾相識,臨別頻啼四五聲。”在敏感的詩人看來,湖亭旁的鳥叫已不是春日雅趣的點染,而是在這里呆得久了,認識自己,因離別而悲涼地啼叫呢。真真是“恨別鳥驚心”啊!
詩人規避自己的離情不說,卻一再去寫柳條、藤蔓及黃鸝充滿離愁別恨的意緒和動作。這種寫法,看似天真,實有深遠的意趣。從移情角度看,詩人以別離之心觀物,故湖亭諸物皆備別離的感情色彩,這實屬詩人感情的無意識的外射;從表現角度看,詩人對湖亭諸物無限眷戀而不自知,卻以為柳藤黃鸝不忍離別,正是情到深處轉為癡的典型心態。
從另一角度看,詩人以別離的角度也不經意地描繪出了湖亭有聲有色的迷人風光,且從中暗示出詩人熱愛自然、高遠超塵的情懷。因為在中國詩歌傳統中,美麗的大自然總是與污濁的官場構成對立的意象。
上一篇:司空曙《留別盧秦卿》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韋應物《三臺詞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