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故鄉,總是帶著濃郁的詩意,帶著無盡的情愫,帶著深情的思念,帶著醇美的憂郁,伴隨游子走遍海角天涯。沒有哪一位詩人不懷戀故鄉,不歌唱故鄉的,除非他的作品失傳了。
陳子昂21歲離開四川從長江東下前往長安,到章華臺(今湖北沙市附近)轉陸路取道北上,在樂鄉縣(今屬湖北荊門市)寫下了這首詩。在此之前,詩人寫了《度荊門望楚》一詩,詩人曾經滿懷豪情地寫下了“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的詩句,可是,當他一想起故鄉,抑郁就襲上心頭,那份豪情似乎就消退了。在這古老的楚國原野,詩人的故鄉已經十分遙遠,杳杳茫茫,一望無際;原野山川,暮色迷蒙,把故鄉的來路也遮蔽了,沿著道路進入了邊遠荒僻的小城。詩的前兩聯用了“故鄉”“舊國”兩個同義詞加重了深沉的思鄉之情,清人查慎行認為“故鄉、舊國犯重”。這只看到“律詩不甚檢點”的瑕疵,但沒有看到它藝術上的作用。這里寫出了一面是對故鄉無限懷戀,一面又要在迷蒙的暮色中,在異鄉的荒原上孤單地踽踽前行,離故鄉越來越遠。此情此景內心之矛盾、凄苦的情感是十分濃重的,這種感情在詩中彌漫在所描寫的景物畫面里。
由于詩人懷著游子思鄉的黯淡凄苦心情,這種心情又外化給景物,因此在詩的后兩聯就形成了更加陰森的意境。荒原里,那裊裊的炊煙已經消失,只見戍樓聳峙在暮色莽蒼的山野里;幽森的山中,參差的古木模糊的樹影平列著,顯得更加陰沉。這個時候,一聲聲猿猴的哀鳴劃過夜空,在寂靜黑暗的空間回蕩,給畫面平添了凄厲恐怖的氛圍,令人感到陰森。后兩聯所構成的畫面是前兩聯的補充與擴展,前后兩幅畫面相互照應,相互映襯,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詩人羈旅的心情和鄉思的濃重。
前人評論這首詩,或說“格高語壯”,或曰“雄厚”,或云“峭拔有神”,似乎都沒有抉出其風格特征。這首詩從格調來說是凄婉。它以真摯的情感,鋪敘了羈旅情景,塑造了令人同情的詩人自我形象,他,孤身只影行進在異國他鄉的荒原上,伴隨他的只有蒼茫凄涼的暮色、猿鳴……
上一篇:李商隱《晚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賈島《暮過山村》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