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唐宋五代詞·魏承班·滿宮花》魏承班
魏承班
寒夜長,更漏永①。愁見透簾月影。王孫何處不歸來,應在倡樓酩酊②。金鴨無香羅帳冷③。羞更雙鸞交頸④。夢中幾度見兒夫,不忍罵伊薄幸⑤。
仕女圖 【清】 吳穀祥
注釋 ①更漏:古代計時、報時的工具。②倡樓:青樓妓院。酩酊:大醉的樣子。③金鴨:黃金制成的鴨形熏香爐。④交頸:比喻夫妻恩愛、男女親昵的樣子。⑤薄幸:指男子薄情寡義。
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表現(xiàn)了思婦對男子負心的傷心,以及對男子的一往深情和對愛情的忠貞真摯。
詞的上片先寫環(huán)境的凄清與女子對丈夫歸來的期盼,再寫男子的負心多情,更是襯托女子處境的尷尬與內(nèi)心的孤寂。“寒夜長,更漏永,愁見透簾月影”,言明寒夜漫漫,女子一直未眠,等待那不知身在何處的丈夫歸家。可是月上中天,男子還未歸來,透過房簾映照進房中的只有幽幽的月光。“愁”字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女子的孤寂落寞以及對丈夫的眷注和失望之情,男子出門在外,女子本就擔心,但是夜不歸宿,豈不更是憂愁?所以女子眉眼之間都是愁情。“王孫何處不歸來,應在倡樓酩酊”,想象男子平時的所作所為,女子也大致猜到自己的丈夫肯定是喝醉了酒而留宿妓院。“王孫何處不歸來”語出漢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此處“王孫”代指該女子的丈夫。以自問自答來暗示男子的薄情負心,更是進一步暗示思婦處境的困難與女子獨守空閨的孤寂。
下片是直接對思婦復雜心態(tài)的描寫。“金鴨無香羅帳冷,羞更雙鸞交頸”,銅香爐里的香早已熄滅,女子的床鋪上還一直掛著夏日使用的薄薄的羅帳,冷風吹過,頓覺異常寒冷。既然如此寒冷,那該女子為什么還不換上厚實的羅帳呢? 原來那厚實的羅帳上繡有雙鸞交頸的圖案,她自是不愿意看到成雙成對的鸞相互依摩、相互偎依在一起的模樣,想想自己一個人形影單只地守候在房中,看到羅帳上那雙鸞交頸的圖像,豈不更是徒添一層傷悲?“冷”一是對氣候的描寫,二是思婦的心境描寫。“夢中幾度見兒夫,不忍罵伊薄幸”,睡夢中多次夢見那多日不見的丈夫,心中的怨憤卻又說不出口了。兒夫,古代婦女自稱其丈夫。此兩句將思婦對男子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地表現(xiàn)出來,正如劉永濟所說:“此寫寒閨思婦之情也,從唐人《醉公子》詩來。言其夫浪游倡家,閨人思之,不能無怨。然因猶得夢中相見,故‘不忍罵’他薄情,以形容思念之切。得見夢中,聊勝不見也。表怨情而從不忍怨說,故更加深切。”(《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詞人在選擇意象方面頗有見地,寒夜、更漏、月影、金鴨、羅帳、雙鸞都傳神精確地表現(xiàn)了女子孤守閨閣的寂寞,同時將環(huán)境的凄清與思婦內(nèi)心的落寞和諧地熔鑄一起,堪稱妙筆。此詞將思婦的復雜心理娓娓道來,不刻意描摹,正印證了金元遺山所言:“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大旨明凈,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遺山集》)(肖巧紅)
鏈接 《滿宮花》詞牌。這一詞牌創(chuàng)自尹鶚的本詞,清代學者毛先舒在《填詞名解》卷一中有云:“此詞有‘滿地禁花慵掃’句,遂以取名。”雙調(diào),五十字,仄韻。
上一篇:《兩宋詞·羅椅·柳梢青》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蘇軾·滿庭芳》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