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曾向西湖載酒歸,香風十里弄晴暉。
芳菲今日凋零盡,卻送秋聲到客衣。
這首詩前二句由回憶落筆:從前曾經在“香風十里”、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載酒”暢游西湖,欣賞(“弄”)湖光山色、花香鳥語的勝景,是何等的快意。那“香風”里既有酒香、花香,也有心香,此情此景又是多么令人向往。然而這一切早已成為過去,只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所以后二句便說,今日的現實是,不但昔日的“芳菲”都已經“凋零”凈盡,反而(“卻”)還送來肅殺的“秋聲”,吹起流寓他鄉的孤客的衣裳,滿目蕭條,無盡凄涼。這里的“客”字透露出詩人認為朱明王朝并不是自己的王朝,而他也只不過是暫時作客而已。前二句寫過去,后二句寫現在,前后對比鮮明,而全詩的主題則在后二句。
王翰在元朝曾任潮州路總管,兼督循、梅、惠三州。所以這首詩里提及的“西湖”,并不是杭州的西湖,而是惠州的西湖,在今廣東惠州市西,也是一處游覽勝地。他是元朝的忠臣,元朝滅亡后,隱居在福建永福(今永泰)的觀獵山。后來明太祖強迫他出來做官,他寫了《賦詩見志》,自刎而死?!额}敗荷》就是元亡以后的作品。
由詩題可知,這是一首題畫詩。題畫詩是中國的特產,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美學的高度發展。這首《題敗荷》實際上是借題發揮,“醉翁之意不在酒”。詩人運用比興手法,以今昔景物的迥然不同,比喻象征王朝的興衰和心情的憂喜,從而創造了清冷的意境,肅殺的氣氛。給予讀者的印象不是“乘醉聽簫鼓,欣賞煙霞”,而是夕陽西下,人在天涯?!@一點,卻正是這首詩感人的藝術力量之所在。
上一篇:朱德潤《沙湖晚歸》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袁凱《揚州逢李十二衍》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