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趙長卿·念奴嬌》趙長卿
趙長卿
梅
水邊籬落獨橫枝①,冉冉風煙岑寂②。踏雪尋芳村路永③,竹屋西頭遙識。蕙草香銷④,小桃紅未,醉眼驚春色。離愁何處,斷腸無限陳跡⑤。憔悴素臉朱唇,天寒日暮⑥,倚闌干無力。歲晚天涯驛使遠⑦,難寄江南消息⑧。自笑平生,憐清惜淡,故園曾親植。百花雖好,問還有恁標格⑨。
注釋 ①籬落:籬笆。②岑寂:寂靜、冷清。③永:長。④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⑤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⑥天寒日暮: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⑦驛使:古代傳遞公文、書信的人。⑧難寄江南消息:南朝宋陸凱《贈范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⑨恁(nèn):這樣,如此。標格:品格,風格。
鑒賞 這首詞是透過梅花寫遠方的戀人,梅花美人融為一體,很見新意。同時,梅花還是詞人一塵不染的正直品質的象征,小小一株梅花,寄托了詞人無限的情思。
梅花圖(之一) 【清】金農 遼寧旅順博物館藏
上闋先寫梅花所在的環境以及詞人由此引發的傷感。詞人習慣將梅花的環境放到竹籬茅舍之間,如“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阮郎歸·客中見梅》)、“茅店兒前,竹籬巴后,初見橫枝”(《柳梢青·遇何郎石見早梅》)、“竹外孤裊一枝”(《念奴嬌·梅》)來表達詞人對梅花傲雪風骨的贊嘆。“水邊籬落獨橫枝,冉冉風煙岑寂”,寫梅花所在的環境,在水邊的籬笆上,一枝橫出,顯出梅花的高潔形象。這就為全詞定下基調,隱寓著詞人對梅花欣賞贊嘆的情感。
“踏雪尋芳村路永,竹屋西頭遙識”,這才寫出詞人的活動。原來是在一個雪天,出游尋芳,在很遠的地方就“認出”了在竹屋西頭的梅花。好像梅花是詞人的老朋友,即便是在遙遠的地方,詞人也能很快地從環境中辨別出來。“蕙草香銷,小桃紅未,醉眼驚春色。”在這個萬物凋零的季節,蕙草、小桃都是見不到的,只有這一樹梅花,在寒冷的雪天傲然獨立,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一個“醉眼”,把梅花的狂傲性格寫出幾分。“驚”字,寫出作者的欣喜。“離愁何處,斷腸無限陳跡”,由梅花寫到了離愁,大概詞人曾在這塊地方與戀人傷別,如今人已不見,唯有一樹樹梅花傲立風雪之中,往事的傷感一下子涌上心頭。
下闋轉入寫人。“憔悴素臉朱唇,天寒日暮,倚闌干無力”,這三句寫出了詞人對自己戀人的思念。他仿佛看到自己的情人,由于思念而臉色憔悴,在寒冷凄清的天氣中,她還在高樓凝望,直到日暮還不肯下樓,甚至連倚靠在欄桿上的氣力也沒有了。“歲晚天涯驛使遠,難寄江南消息。”詞人也想像古人一樣,把江南的梅花送到情人手中,以表安慰,可是兩人相隔實在太遙遠了,驛使往來的想法也不過是一個聊以自慰的空想罷了。這句話把詞人對戀人的思念和孤獨絕望的強烈感情抒發了出來。“自笑平生,憐清惜淡,故園曾親植。”詞人又轉入現實,忽然自己笑起來了。自己這一生對梅花的感情一直沒有變化,還曾經在自家園子里栽植過梅花。作者在這里好像是對自己前面設想的一種否定,因為自己愛好梅花,就在自家的園子里親手種過,還寄什么呢?這個不是簡單的將前面否定,增加讀者的疑惑,而是通過這樣的恍然大悟,說明自己對梅花的愛好真是很不一般。在趙長卿詞中,家與梅,又原有一份親切關系。《花心動·客中見梅寄暖香書院》有“一餉看花凝佇。因念我西園,玉英真素”“斷腸沒奈人千里”“那堪又還日暮”之語,見梅思家,感情尤為刻摯,寫得樸厚、含蓄。
“百花雖好,問還有恁標格”,最后兩句收尾簡潔蘊藉。將百花來做對比,用一個問句,把梅花這樣風流高潔的品格凸顯了出來。這里還有一層雙關的寫法,梅花,已經不只是今天所遇見的那樹梅花了,也不是自家園子里回憶中的那樹梅花,而是代表自己的愛人了。詞人在這里把愛人也當成梅花來夸贊了,人梅不分、人梅合一了。但如果將此處與詞人《探春令·賞梅十首》“怎奈向、天與孤高出眾,一任傍人惡。凡花且莫相嘲謔。盡強伊寂寞。便饒他、百計千方做就,醞藉如何學”對讀,我們可以更好更深地理解詞人感情。繁華世界,小人居多,詞人總是不大為人理解,常常受到他人的排斥,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將詞人對梅花的真摯感情視作某種程度的自況自憐。這里自況味道比較濃厚,充分表現出詞人傲視小人、獨抱清高的風骨。末句既可以理解為贊美自己所思念女子的品格,也可以理解為自我感嘆自我憐惜,足見作者的妙心。(徐到穩)
上一篇:《兩宋詞·張孝祥·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王炎·念奴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