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徐俯·鷓鴣天》徐 俯
徐 俯
滿眼紛紛恰似花①。飄飄泊泊自天涯。雨中添得無窮濕,風里吹成一道斜。銀作屋,玉為車。姮娥青女過人家②。應嫌素面微微露③,故著輕云薄薄遮④。
注釋 ①紛紛:(雪、花、葉等)飄零紛亂狀。②姮娥:即“嫦娥”。借指月亮。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山柚杆?。③應:該、當。表推測。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顏。④著(zhuó):派遣。
雪圖 【五代】 巨然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本詞是一首詠雪之作。
首句“滿眼紛紛恰似花”運用比喻,但本體并不出現,只是讀者通過“紛紛”之狀與“似花”之態,已經可以猜想到所詠之物便是雪花。與此同時,作者也描繪出了漫天雪花飛舞的美景。在此具體景象之上,下句“飄飄泊泊自天涯”,一個“天涯”變具象描寫為抽象描寫,進一步擴大了意境,讓雪的飄落變得無邊無際。而“飄泊”的重疊使用,也增強了落雪之時的灑脫韻味。這富有節奏感的語句,讓人聯想到大雪飄落之時,空中仿佛存在著無聲的節奏,層層的雪花輕柔但又不可阻擋地覆蓋下來。上闋最后兩句,“雨中添得無窮濕,風里吹成一道斜”讓人確信這是對雪的描寫,雨雪混雜的潮濕,風中飛雪清晰的斜線,寫出了雪景的變幻與隨意,在這風雨的輔助之下,對雪的描寫仿佛謎題一樣一點點推進著,逐步明朗。
在層層遞進地明朗化之后,作者仍沒有直接正面地道出一個“雪”字。下闋首句“銀作屋,玉為車”又轉入了對雪中景物的描寫。上闋是動態的落雪之景,寫出了雪的情態,而下闋的首句則是靜態的,以“銀”和“玉”的比喻來描寫雪的顏色。美景中,總會讓人有“不似在人間”之感,于是女神登場。姮娥和青女是代表月亮與霜雪的女神,月亮的皎白,霜雪的晶瑩,既渲染了雪的色彩,又顯示出圣潔的身份。圣潔之中,卻又不乏親切。之后使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以輕松調皮的口吻寫“應嫌素面微微露,故著輕云薄薄遮”?!拔⑽ⅰ薄氨” 钡挠迷~令語言靈動跳躍,兩位神女變得羞澀可愛,以薄云遮素面,又淡雅大方,正像雪花的特征。所對應的景色,應當是霜雪的空中,一抹薄云遮蔽月色,天地間一片清雅朦朧。
這首詞從頭至尾都未用一個“雪”字,讓讀者帶著猜謎一般的心情來品味,心情正仿佛詞作的格調一般輕松愉快,但又毫無扭捏作態,明快、樸素,而又不乏新意。正好比作者為人,簡單直爽,我行我素。做人、為文,徐俯都不肯亦步亦趨,正如詞中所詠之雪,世間萬物都無法改變雪的色彩與風格,只能被它覆蓋。(黃小誼)
鏈接 宋代的副宰相——參知政事。宋代的副宰相,謂之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別稱大參、參預,正二品。此官始設于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其時為宰相。宋太祖乾德二年(964)置參知政事,下宰相一等,為副宰相之職。其后權位日重,與宰相輪班知印,同升政事堂議事,押敕齊銜,行則并馬。元豐改官制,以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為副宰相,廢參知政事。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復以參知政事為副宰相,迄南宋亡未變。參知政事并置二員或三員,如兩相則三參、三相則兩參。
上一篇:《兩宋詞·惠洪·鷓鴣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葉夢得·鷓鴣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