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哨遍(為米折腰)》
公舊序云: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治東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詞,稍加檃括①,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僮歌之,時相從于東坡,釋耒②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③,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皆非今是,露未晞④。征夫⑤指予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磋舊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閉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鴻飛。云出無心,鳥倦知還,本非有意。
噫!歸去來兮。我今忘我兼忘世,親戚無浪語⑥,琴書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觀草木欣榮,幽人⑦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內⑧復幾時,不自覺皇皇欲何之。委⑨吾心、去留誰計。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⑩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還止。
【注釋】
①檃括:采用原來作品的內容和詞語,改寫成另一種體裁。此詞檃括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作于元豐五年(1082)。
②釋耒:放下農具。
③為米折腰,因酒棄家:意謂為糊口買醉而棄家出仕。蕭統《陶淵明傳》:陶淵明為彭澤縣令,督郵至,吏要陶淵明“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又記淵明曾命令將三百畝公廨田皆種釀酒之林,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④晞:干。
⑤征夫:過路人。
⑥浪語:指世俗虛偽之應酬。
⑦幽人:隱逸者。
⑧寓形宇內:寄托身體于宇宙間。寓,寄托。形,身體。
⑨委:順隨。
⑩觴:酒盞。
坎:坑洼。
【評點】
張炎《詞源》:《哨遍》一曲,檃括《歸去來兮辭》,更是精妙,周、秦諸人所不能到。
賀裳《皺水軒詞筌》:東坡檃括《歸去來兮辭》,山谷檃括《醉翁亭》,皆墜惡趣。天下事為名人所壞,正自不少。
馮金伯《詞苑萃編》:東坡酷愛《歸去來兮辭》,既次其韻,又衍為長短句,又裂為集字詩,破碎甚矣。陶文信美,亦何必爾,是亦未免近俗也。
李佳《左庵詞話》:東坡《哨遍》詞,運化《歸去來兮辭》,非有大力量不能。此類后人不易學,亦不必學。強為之,萬不能好。
張德瀛《詞微》:長樂陳翼論其詞云:“……歌《哨遍》之詞,使人甘心澹泊,而有種菊東籬之興。”可謂知言。
上一篇:陸游《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哨遍(用前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