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這首七絕是詩人游覽勤政樓,目擊廢苑頹敗,不勝慨嘆而作。“勤政樓”,建于玄宗開元間,座落長安興慶宮南,原名“勤政務本之樓”,有勤理朝政、盡力務本的意義。據《舊唐書·玄宗紀》等史載:開元十八年八月百宮表請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生日),欽定為千秋節。每年是日明皇御勤政樓,百戲雜陳,舞馬樓下,同時“天下諸州咸令宴樂,休暇三日”,極盛一時。
詩一、二句,寫佳節虛設,以襯昔盛。天寶間玄宗驕侈佚樂,不理朝政,釀成安史之亂,隨著“漁陽鼙鼓動地來”,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時至晚唐,更是夕陽在山,每況愈下,當年熱鬧非常的千秋佳節,已空有虛名。在節日間互贈承露絲囊的遺風也不復留傳后世。先總括交代一句,繼之抓住節日有代表性的物事點染一筆,回溯昔日天寶盛朝,適逢千秋節,“群臣以是日進萬壽酒,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以結絲承露囊更向問遺”,百戲、舞馬、宴飲齊陳,繁華、豪奢至極。而今滿目荒涼,豈能不有“名空”、“世無”之嘆呢?
三、四句,寫紫苔滋蔓,又映今衰。隔百載以后,詩人過樓,所見樓空物非,只有紫苔稱心得意,滋生風長,而且年年因雨,竟蔓延上了緊鎖的重門金鋪,到處是一片荒寂凄寒的情景?!白咸Α?,即莓苔,多生于幽僻陰濕處?!敖痄仭?,一種銅制的門飾,上面作成獸頭或其他形狀,用以銜門環。撲捉住微小的紫苔,烘染荒境,極富表現力?!捌哐栽姷谖遄忠憽保纭捌弊秩刖?,意歸兩面,既有壓倒群物之勢,又含獨自得意,煉字貴活,入化出神?!吧辖痄仭保瑯O盡夸張之能事,合理而有力,更襯樓之廢棄殘破不堪。兩句用曲筆,描畫樓景,時政頹勢,只字未提,然感于外物,則聯類不窮。詩人感往昔隆盛,喟今朝衰微,隱伏其中矣。
《文心雕龍》說:賦詩要“寂然凝慮,思接千載”,“眉睫之前,卷敘風云之色”。杜牧面對王朝沒落,無限憂郁,游勤政樓,寂然凝思,追昔撫今,連接上下百代,包容風云變幻,“一語百情”,搖曳層出,“絕句之小中見大似之”。
上一篇:崔國輔《怨詞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杜牧《贈別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