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郎聞見百花香,
對著情哥說比方:
花不逢春不開放,
奴不見郎不梳妝。
——清·無名氏編《送郎歌》
這首送郎歌比喻生動,感情甚篤。
“送郎聞見百花香”,這是令人多么陶醉、多么留戀不舍的境界啊!可是既然給情郎送行,要不與情郎分別,老是陶醉在這“百花香”的美景之中,那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只有盼望情郎早日再來團聚。為此,她向情郎表示:“花不逢春不開放,奴不見郎不梳妝。”奴,婦女自稱。春天,萬物蘇醒,百花齊放,生機盎然。而在她來說,情郎的來到,就是她的春天;情郎不來,仿佛她就失去了勃勃生機,失去了追求美的動力,連梳妝打扮的心思都沒有了。她對情郎的愛,就是這般深沉、濃烈,幾乎達到了息息相關、生死與共的地步。
它不是孤立地運用比喻,而是融比喻于全篇的意境之中,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如第一句“送郎聞見百花香”,與第三句的比喻“花不逢春不開放”,兩句中的“花”形成前后呼應,不但使全詩的結構工巧,而且在“送郎聞見百花香”的氛圍中,把郎君比作春,把自己比作花,顯得意境深邃,畫面優美,十分富有詩意。
上一篇:《負心》原文|賞析
下一篇:《里老謠》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