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掃花游 送春古江村》·吳文英
吳文英
水園沁碧,驟夜雨飄紅,竟空林島。艷春過了,有塵香墜鈿,尚遺芳草。步繞新陰,漸覺交枝徑小。醉深窈,愛綠葉翠圓,勝看花好。芳架雪未掃,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曉。柳絲系棹,問閶門自古,送春多少。倦蝶慵飛,故撲簪花破帽。酹殘照,掩重城、暮鐘不到。
古江村,在蘇州西園。此詞為吳文英在蘇州倉幕供職時作。
詞的上片寫殘春初夏景象。開頭三句,寫暮春園林景象。“水園”,指荷池。“沁碧”,指水池中長滿了碧綠的荷葉。“飄紅”,指花落。“林島”,指西園中陸地上的花木與池中小島。這三句寫春天過去,西園的紅花在連夜的驟雨中落盡,只留下一片碧綠的枝葉。“艷春”三句,寫春天留下的痕跡。“塵香墜鈿”,指春游婦女釵鈿墜落處,尚留香澤。這三句承接上文,寫艷麗的春天過去,西園內紅花已空,綠草尚存。“步繞”二句,寫入夏后園林景象。“醉深窈”三句,寫詞人對初夏園林的喜愛。“深窈”,是指深幽的綠色樹林。“綠葉翠圓”,指夏日青枝綠葉茂盛的園林;這三句正面描寫“送春”,詞人說他自己對夏日園林的喜愛勝過對春日園林的喜愛。
詞的下片寫送春的情懷。“芳架”三句寫佳人送春。雪,可作洗除解。“芳架雪未掃”,可理解為:飄紅后,花架尚未洗掃干凈。“翠被佳人”,不是作為比喻,而是作為主語。這三句是描寫佳人在暮春困人的天氣,早晨起床時的困倦神態。“柳絲”三句,則是寫行客送春。“棹”,代指船。“閶門”,是西園所在地,亦即古江村所在地。這三句意思是,在古江村的楊柳樹下,自古以來,有許多江上行客在此送春。“倦蝶”二句,寫詞人在送春時的潦倒處境與閑放情致。“倦蝶慵飛”,寫出了殘春時節蝴蝶的動態特征。“破帽”,寫出了詞人的潦倒處境。“簪”,這里是插戴的意思。破帽插花,招來慵飛的蝴蝶相撲,又表現了一種閑情逸興。結尾二句,照應詞題“送春古江村”。“酹殘照”,指向著斜陽灑酒于地,表示對春的祭奠。“掩重城,暮鐘不到”,借用周邦彥《掃花游》詞結尾“黯凝佇,掩重關、遍城鐘鼓”,反用其意。這里寫詞人并不急于趕到暮鐘悠揚的重城中去,更襯托他對深窈的古江村的喜愛。
這首詞的主旨,就是送春。這首詞的思想和藝術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全篇主要是描寫詞人對殘春初夏自然景物的體驗,沒有涉及到男女之情。詞的上片雖寫到佳人墜鈿,下片雖寫到佳人慵起,均是為了襯托自然景象。前者襯托艷春,后者襯托暮春。
上一篇:王沂孫《掃花游秋聲》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周密《曲游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