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李夢陽·汴京元夕》原文賞析
中山孺子倚新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這是作者在汴京(即開封)觀看元宵佳節(即“元夕”,陰歷正月十五)盛況時所作。原詩一組共五首,這里所選的一首,以形象精彩之筆,描寫月夜歌唱的場面,十分生動而又韻味悠然。
這首詩的重點是在“齊唱憲王春樂府”一句,主要表現男女聲齊唱時的情形。開始兩句,先從參加齊唱的人寫起。先寫男子——“中山孺子”。孺子即后生,此指青年。中山是春秋戰國時國名,在今河北定縣一帶,古多英俊男子。這里的“中山孺子”是泛指北方的男性青年。這些挑選出來參加歌唱的男青年本來就夠標致的了,再穿上入時的新裝,打扮起來,那就更加帥氣了。再寫女子——“鄭女燕姬”,鄭、燕都是古國名,轄境在今河南、河北一帶,古多美女,這里是泛指北方女子。這些參加演唱的女子當然也是挑選出來的美女,她們勝過眾人,壓倒全場。開始這兩句雖然旨在點明演唱的人員,但又并非是純乎客觀的介紹,“倚新妝”的“倚”字,“獨擅場”的“獨”字,都暗含著一種互相比賽,爭妍斗艷之意,男女的情態得到了生動的表現,那種熱烈、歡樂而又興奮的場面,也凸現出來。這時雖然還沒有寫到他們的歌唱,但人們可以想見,這些英俊的男子、漂亮的女子的歌聲,該有多么美妙。
第三句作為全詩的中心,終于寫到了歌唱。不過,詩句中也并沒有寫到歌聲如何,只點明歌唱的形式是“齊唱”,歌唱的內容是“憲王”的“春樂府”。據《明史·諸王傳》,憲王即朱有燉(1379-1439),周定王朱橚的長子,明太祖朱元璋孫,洪熙元年(1425)襲封周王,就藩開封,謚憲,世稱周憲王。他能詩善畫,諳曉音律,是明初影響較大的散曲、雜劇作家,劇作達三十一種,總名《誠齋樂府》,這里演唱的是他的樂府中的一種。地位這樣顯赫、成就又很高的人物的樂府,自然是十分美妙的了。用男女聲“齊唱”的形式來演唱,不僅聲音宏大,而且剛柔相濟,雄渾中有清脆,那聽起來是多么悅耳。這里仍然只是暗示,沒有正面去寫歌聲,但卻使人有如聞其聲的感覺。
直到最后一句,不僅沒有寫到歌聲,反而宕開筆端,去寫天上的月色。“金梁橋”在汴京,從橋上望過去,那一輪明月正遙掛天際,灑下如霜的清光,給整個汴京城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全城變得朦朧、幽邃,更加顯示出動人的韻致。此時,那男女齊唱“春樂府”的歌聲,不僅響徹全城,而且在月光中也更加清亮,仿佛從地上直飄向月宮。這是多么美妙的歌聲和迷人的情景啊!這一句,作者是以景襯聲,在訴諸視覺的月色中,暗暗包含了訴諸聽覺的歌聲,這樣一襯,歌聲似乎顯得“形象化”了,好像看得見,摸得著,更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作者巧妙的安排,使得詩歌最后更加耐人含咀,神味雋永,情韻不匱。
全詩沒有一句正面描寫歌聲,但又句句關涉歌聲,在委婉的措辭中,把歌聲表現得十分動人。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主。”這首詩在這方面是頗具特色的。
上一篇:古詩《吳偉業·梅村》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查慎行·沔陽道中喜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