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菩薩蠻令 金陵懷古》·康與之
康與之
龍蟠虎踞石頭郡,古來六代豪華盛。縹鳳不來游,臺空江自流。下臨全楚地,包舉中原勢。可惜草連天,晴郊狐兔眠。
這是首懷古之作。“金陵”,亦名秣陵,建業,建康,即今之南京市及江寧縣,為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六代故都。
“龍蟠虎踞石頭郡,古來六代豪華盛”,首句從地理形勢,次句從歷史演變來表明金陵的險要和豪盛。一縱一橫,全面地介紹了金陵。“龍蟠虎踞”,亦作“龍盤虎踞”,相傳漢末劉備使諸葛亮至金陵,對孫權說: “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也。”李白《永王連巡歌》之四有“龍盤虎踞帝王州”詩句,均說明金陵的形勢在戰略上的重要性。可是如今卻“縹鳳不來游,臺空江自流”,后二句是從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化來,以古跡之冷落形容目前金陵之被棄置,感慨之情自在言外。“臺”,即鳳凰臺,在南京市。
“下臨全楚地,包舉中原勢。”下片開頭仍寫金陵形勢:金陵既可統管全部南方,亦能統括北方。即憑借金陵地理形勢,可以統治全國,亦即可以收復中原,完成統一大業。“包舉”,統括,全部占有。“楚地”,楚在南方,泛指南方地區。“中原”,泛指北方。然而,如今的金陵,卻“可惜草連天,晴郊狐兔眠”,詞人強烈的痛惜之情表露無遺。
康與之這首詞側重嘆今,內容有所突破和創新。寫法上亦有特色:詞的上下片前兩句均寫金陵形勢,后兩句均寫當前之荒涼冷落,布局嚴整,層次清晰,且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主題;上下片寫形勢,各有所側重,又互為補充;寫當前之荒涼冷落,下片所表達的感情,明顯比上片強烈,令人觸摸到作者感覺發展的脈胳。
上一篇:李之儀《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