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菩薩蠻》·晏殊
晏殊
高梧葉下秋光晚,珍叢化出黃金盞。還似去年時,傍闌三兩枝。人情須耐久,花面長依舊。莫學蜜蜂兒,等閑悠揚飛。
“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紅樓夢》里這兩句詠菊的詩的確道出了歷史的真實。多年來的我們讀這類作品已經很多了。但不想在北宋初年,大多是寫男女情愛或山水景物的小詞中,晏殊卻有這么一首格調高迥的作品。詞由樹木開篇,選擇的是梧桐。次句引出菊花,說它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季節,在高大的梧桐樹葉下,像黃金盞一樣傲然開放。接二句仍寫菊花,說它和去年一樣,臨近闌干,還是開了三兩枝。
如果只看上片,不過是言簡意賅的敘述,無論寫景還是遣詞用字都很平淡。但其實這不過是個引導,它是用高梧下的黃菊,闡明一個事理的。“人情須耐久”,語氣十分肯定。“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禮記·禮運》)這里指男女間的感情。“花面”,嫵媚如花的臉龐。這兩句實際是說男人對愛情應該堅貞,女人也就永葆美妙的青春了!一結,緊承上意: “莫學蜜蜂兒,等閑悠揚飛。”古人或用游蜂戲蝶比喻輕薄男人,或用它們象征卑躬佞色,這里說不要學飄忽不定、隨意亂飛的蜜蜂,到處拈花惹草,應忠實于堅貞的愛情。
在詞為“小道”、“小技”,“詩莊詞媚”盛行的北宋,正如王國維所云:“詞之為體,要眇宜修” (《人間詞話》),都是十分精致美觀含蓄的抒情小品。像這樣的抒情、言事而主要是議論說理的詞,真是“鳳毛麟角”了。這種寓“理”于情的小詞,出現在北宋(總體說南宋以后也不多)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上一篇:張先《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李之儀《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