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明月逐人來》·李持正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風靜、珠簾不卷。玉輦將歸,云外聞弦管。認得宮花影轉。
詞寫的是汴京上元之夜燈節的情況。詞采取由遠及近的寫法,從天空景象和季節入手。“星河明淡”二句,上句寫夜空,下句寫季節感。“紅蓮”句轉入寫燈。“紅蓮”即扎成蓮花狀的燈。“禁街行樂”二句,寫京城觀燈者之眾,場面之熱鬧。“皓月隨人近遠”,常人亦有所感覺,但經作者灌入主觀感情,出以新巧之筆,便見不凡。蘇東坡讀到這句時曾說: “好個‘皓月隨人近遠’!”大概就是欣賞它筆意之妙。
下片又轉回寫燈節的熱鬧,而筆墨集中于君王的游賞。“天半鰲山”三句,寫皇帝坐在御樓上看燈。“鰲山”是元宵燈景的一種,把成千上萬的彩燈堆疊成一座像傳說中的巨鰲那樣的大山。“鳳樓兩觀”即指宣德樓建筑,那是大內(皇宮)的正門樓,皇帝就在樓上觀看。《東京夢華錄》云: “宣德樓上,皆垂黃緣簾,中一位乃御座。用黃羅設一彩棚,御龍直執黃蓋掌扇,列于簾外。”“東風靜、朱簾不卷”句,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這首詞提供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元宵風俗畫面,特別是皇帝觀燈的畫面,可以與史籍相印證,富于認識價值。
上一篇:朱嗣發《摸魚兒》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