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浣溪沙》·張元干
張元干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霧柳暗時云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這首詞通過描繪山光水色之美,抒發了熱愛自然的感情。
上片頭二句以精巧的對句,推出一副山水美景:青山環繞平湖,湖中波浪震撼著湖邊的城墻根,湖光映出了青山的倒影。“波撼城”,由孟浩然《臨洞庭湖上贈張丞相》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詩句化來,氣勢宏偉,富有動感。兩句一動一靜,以動襯靜,著重描繪湖光瀲滟、青山倒影的恬靜、幽美的景色。“水晶樓”句,寫在月光輝照下,水中樓臺明澈剔透,猶如水晶的一般。“欲三更”,既點明時間,又表明作者月夜登樓遠眺流連之久,及其沉緬于美麗景色的情趣。
下片開頭仍以對句出:忽然夜霧中的柳樹暗了下來,原來天上飄來一片云彩遮住了月亮;帶露水的荷葉隨風翻動,葉上的露水滾來滾去,就像流螢般不斷閃光。這兩句的視線,一上一下,一遠一近,筆觸細致,描繪出一副清麗而寧靜的畫面。眼前這意境空靈的景色,使作者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和升華,因而發出“蕭蕭散發到天明”的心聲,把稀疏的頭發散開來,盡情陶醉在這山光水色之中,一直到天明。表露了一種遠離塵世,閑適、曠達的超脫情懷。
這首詞寫仲夏夜之景,上片大筆勾勒交相輝映的山光水色,境界宏偉闊大;下片用工筆描繪從天上云月到地下煙柳、水面露荷的動態變化,遣詞造句十分精工,境界空靈幽美;結構上將“三更”、“天明”安排在上下片結句中,暗示時間的推移,作者整夜沉浸在幽美的景色之中;風格上以清麗婉轉為主,間亦有豪放曠達的情致。
上一篇:張元干《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張元干《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