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 四時即事詩(寶玉)》其一:春夜即事
其一:春夜即事
霞綃云幄任鋪陳,隔巷哇更聽未真(2)。
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3)。
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4)。
自是小鬟姣懶慣,擁衾不耐笑言頻(5)。
【注釋】
(1) 四時即事詩:四時,四季。即事,眼前的事。元妃省親后,下了一道諭旨,命寶玉隨姐妹們住進大觀園,寶玉心滿意足,每日只和姐妹們、丫鬟們在一起。《四時即事詩》即是這時期作的,寫的是真情實景,有如“報告文學”、“特寫”。
(2) “霞綃”二句:霞綃云幄,像云霞一樣的被、帳。綃(xiāo),絲綢。幄(wò),這里指帳。任鋪陳,任憑丫鬟隨便鋪陳(整理床鋪)。隔巷,猶言隔院。哇更,打更聲。哇,形容聲音柔曼,這里指打更聲音飄忽(因有風雨)。聽未真,聽來不真切(不分明,隱約)。
(3) “枕上”二句:輕寒,形容稍有寒意。夢中人,指黛玉。臨搬進大觀園時,寶玉問黛玉喜歡住哪一處,黛玉說想住瀟湘館,寶玉說“正合我的主意”,又說他住怡紅院,“咱們兩個又近,又多清幽”。前句“隔巷”,即是說兩處相隔比較近,寶玉是日里夜里都在想著林妹妹。
(4) “盈盈”二句:盈盈,滿溢的樣子。點點,形容憂愁連續不斷。為我嗔,為我而生氣。燭淚、花愁,喻指黛玉哭泣、憂愁。誰、我,寶玉自指。全句指因鬧誤會,黛玉受委屈,在哭泣、憂愁,生寶玉的氣。嗔,詳見第五回《警幻仙姑賦》注釋(9)。
(5) “自是”二句:自是,由著自己的興致。小鬟,小丫鬟。姣懶,形容懶散、隨意得可愛。不耐,無奈。
【譯文】
霞被云帳,任憑丫鬟隨便地鋪陳,我的心牽掛在隔院,卻只聽到那邊傳來隱約的打更聲。眼前雖已交了春,可枕上還有些寒意,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雨,只怕日思夜夢的她還未安睡。汩汩涌出的淚水浸濕了繡枕和衣袖,她是在為我哭泣呀!她點點滴滴憂愁不斷,是因為還在生我的氣。小丫鬟們由著自己的興致懶散隨意慣了,抱著被子談笑連連,真拿她們沒有辦法。
其二:夏夜即事
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1)。
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云品御香(2)。
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涼(3)。
水亭處處齊紈動,簾卷朱樓罷晚妝(4)。
【注釋】
(1) “倦繡”二句:倦繡佳人,即佳人倦繡。倦繡,即繡倦,繡花疲倦了。金籠,金絲做的鳥籠。金,多屬夸張,不一定實指。
(2) “窗明”二句:麝月,即月亮,此首詩嵌進了兩個丫鬟(麝月、琥珀)之名。開宮鏡,揭開遮蓋鏡子的布簾。宮鏡,宮廷用的鏡子。靄(ǎi),云氣,與“明”相對,作形容詞用(暗沉沉)。檀云,檀香焚燒的煙氣。御香,皇宮用的香。“品御香”與“開宮鏡”相對。全句比喻寶玉住室的裝飾、景象有如皇宮一樣華麗。
(3) “琥珀”二句:琥珀杯,琥珀制成的杯子。琥珀(hǔ pò),松柏樹脂的化石,堅硬而脆,有美麗的光澤,可做器皿、裝飾品,很名貴。荷露滑,滑潤的荷花露。玻璃檻,玻璃欄桿。玻璃,實際是一種透明的礦物,與現代的玻璃不同。檻,指亭子的欄桿。柳風涼,風吹過柳樹送來清涼。
(4) “水亭”二句:水亭,水邊的亭子。齊紈,古代齊地出產的白細絹。《列子·周穆王》:“曳齊紈。”班倢伃《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后因以稱團扇。從“柳風涼”看,非指白絹團扇,而是指(在亭子里乘涼的)女子身上穿的白絹衣衫、衣裙。簾卷,卷起窗簾(夏季晝間陽光強放下簾子,晚間卷起簾子透進清涼)。罷晚妝,卸晚妝。
【譯文】
繡花倦了的美人正在幽幽地做著好夢,金絲籠內的鸚鵡學舌呼喚著“要茶湯”。皓月照得窗前一片明亮,好像皇宮打開寶鏡;檀香染得房內煙靄沉沉,好像皇宮點燃御香。趁著月色好到涼亭小憩,喝一口琥珀杯里倒出來的滑潤的荷花露,吹一會掠過柳樹梢頭進入玻璃欄桿的清爽的晚間風。呀,水邊的處處涼亭內滿眼姐妹們的白絹衣裙飄動,紅樓內丫鬟卷起繡簾正等著她們回去卸晚妝呢!
其三:秋夜即事
絳云軒里絕喧嘩,桂魄流光浸茜紗(1)。
苔鎖石紋容睡鶴,井飄桐露濕棲鴉(2)。
抱衾婢至舒金鳳,倚檻人歸落翠花(3)。
靜夜不眠因酒渴,沉煙重撥索烹茶(4)。
【注釋】
(1) “絳云軒”二句:絳云軒,寶玉原住處名,代指怡紅院。絕,停息。桂魄,月亮,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浸茜紗,(月光)浸透紅色窗紗。茜(qiàn),茜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做紅色染料。
(2) “苔鎖”二句:苔鎖,苔蘚封住。石紋,指虎皮石(有斑斕紋理)鋪的院中場地。容睡鶴,讓仙鶴睡(在虎皮石地上)。井飄桐露,井畔梧桐樹飄灑的露水。古時在井畔常植梧桐。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金井,有雕花井欄的水井。濕棲鴉,打濕了棲息在井畔的寒鴉。鴉,鳥類一屬,全身多為黑色(頸部、腹部灰色),嘴大翼長,有烏鴉、寒鴉等。
(3) “抱衾”二句:舒金鳳,鋪開繡有金鳳凰的被子。倚檻人,指在外面花廊、亭子憑欄的美人。落翠花,卸下頭飾。翠花,即翠翹,古代女子的頭飾,形狀像翠鳥的長羽。韋應物《長安道》詩:“麗人綺閣情飄飖,頭上鴛釵雙翠翹。”
(4) “靜夜”二句:因酒渴,因為喝了酒而口渴。沉煙重撥,把將熄的(茶爐)煙火重新撥旺。索烹茶,向丫鬟索要新煮的茶。
【譯文】
怡紅院內丫鬟們的嬉笑聲終于停息了,皎潔的月光流瀉,浸透了紅色的窗紗。滿是青苔的虎皮石地上睡著仙鶴,水井畔梧桐樹上的露珠打濕了借宿的寒鴉。我房中的幾個丫鬟,有的正抱了繡有金鳳凰的錦被準備舒展鋪床,有的倚在外面花廊欄桿上聽秋蟲低唱,才剛回來正在卸晚妝呢。我因晚飯多喝了一些酒,在這美妙迷人的秋夜里口渴睡不著,要丫鬟把爐子重新撥旺煮茶來喝。
其四:冬夜即事
梅魂竹夢已三更,錦罽鹴衾睡未成(1)。
松影一庭惟見鶴,梨花滿地不聞鶯(2)。
女奴翠袖詩懷冷,公子金貂酒力輕(3)。
卻喜侍兒知試茗(4),掃將新雪及時烹(5)。
【注釋】
(1) “梅魂”二句:梅魂竹夢,梅、竹都睡著進入夢鄉。錦罽(jì),細毛紗織的布、毯。鹴,鹔鹴(sù shuāng),水鳥名,雁的一種。羅愿《爾雅翼·釋鳥五》:“鹔鹴,水鳥,蓋雁屬也。”鹴衾,用這種鳥的羽毛紡織的被子。
(2) “松影”二句:一庭,整個庭院。梨花,喻指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 “女奴”二句:女奴(脂京本作“女兒”),寶玉身邊的丫鬟們。翠袖詩懷冷,意謂丫鬟們手冷嚷著翠袖單薄(杜甫《佳人》詩有“天寒翠袖薄”句),調皮撒嬌的情狀(寶玉覺得)富有詩意。詩懷,詩情。公子,寶玉自指。金貂,對貂裘的美稱。酒力輕,(寶玉說自己)酒量不大。
(4) “卻喜”句:侍兒,侍女。試茗,嘗試茶的味道,即品茶。
(5) “掃將”句:古人認為用雪化成的水煮茶,茶味上佳。掃將新雪,掃了新雪用它(煮茶)。將,拿,用。
【譯文】
梅花翠竹進入夢鄉,已到了半夜三更,我雖有溫暖的羽毛錦被,卻仍未安睡。白雪蓋沒了大地,再也聽不到婉轉的鶯啼聲;松影鋪滿了庭院的雪地,只見仙鶴在悠閑地信步歌吟。冬夜漫長丫鬟們都沒睡意,袖內生寒嚷嚷手冷,調皮撒嬌少了殷勤熱情;我因不勝酒力,加穿了貂皮裘衣,作上一首詩別有趣味。更使我高興的是丫鬟中有人品嘗出好茶味,及時掃了新雪來烹煮給我解乏助興。
【鑒賞】
寶玉和姐妹們同住大觀園,心滿意足;所作《四時即事詩》,事中有情,情中有事,美不勝收
詩的功能有三:言志、抒情、敘事。就詩作內容來看,一般三者不能截然分開。純粹言志的詩是有的,因為“志”是一種心思意象,可以獨立存在,但更多的是通過詠物言志。純粹敘事的詩也是有的,因為“事”是客觀存在,更可以獨立存在,但更多的是通過敘事抒情。純粹抒情的詩是沒有的,因為“情”不是抽象的、空洞的,需要有對象,需要有基礎,不可以獨立存在。我們平常所說的“抒情詩”,只是指詩中以抒情為主,以敘事(描寫客觀事物)為次,或以抒情為目的,以敘事為基礎。如果純粹“抒情”,詩中沒有“事”,沒有對象,沒有基礎,這“情”就會顯得“客里空”、做作、蒼白無感染力。所以“情”與“事”關系密切,所謂“事”中有“情”,“情”中有“事”,也就是通過敘事抒情。《四時即事詩》就是這樣的詩作。
曹雪芹在寫了寶玉和姐妹們遵照元妃之命搬進大觀園居住后,緊接著就寫寶玉作了《四時即事詩》。四時者,春夏秋冬四個季度,跨度一年,顯然寶玉作四時詩在前,詩中寫到的事發生在后,這在小說的創作方法上稱“倒敘”。了解這一點很重要,否則一方面影響對寶玉在詩中所抒發的情感的深刻理解,特別是對第一首《春夜即事》詩所表達的情感的體會;一方面在以后讀到發生的一些事時會影響對寶玉在“此情此景”面前的內心活動的洞察。那么寶玉在“四時詩”中究竟寫了哪些事、抒發了哪些情感呢?
寶玉自從和姐妹們搬進大觀園后,“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致描鸞刺鳳,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曹雪芹這是在對寶玉的大觀園生活作提綱式交代。寶玉對這樣的生活感到“心滿意足”,“倒也十分快樂”。即事詩中確實描繪了其中的許多事,并反映了寶玉的快樂心情:夏夜襲人或晴雯“描鸞刺鳳”倦了躺下睡了,皎潔的月光照得窗前一片明亮,衣衫單薄的佳人嬌態加倦態隨便地躺在寶玉面前,分不清是室內點燃的檀香味,還是從佳人身上發出的體香味,此情此景對多情公子寶玉來說,是一種怎樣的快樂蕩漾的情景!或與襲人、晴雯、麝月、秋紋等鐘愛的婢女到水邊涼亭納涼,喝一口佳人纖手遞過來盛在琥珀杯子里的清涼滑爽的荷花露,習習涼風正撫弄著佳人含羞帶嬌漲得通紅的俏臉,這又是一種怎樣的迷人醉心的情景!秋夜宜人,月光流瀉,丫鬟們安靜了,庭院中的仙鶴、寒鴉也睡了,但有秋蟲在不安分地低唱,寶玉推說因晚飯多喝了一些酒而睡不著……這是寧靜中的騷動;冬夜惱人,丫鬟們全無睡意,爭著在寶玉面前叫手冷而沒有玩興,寶玉推說不勝酒力也學丫鬟們的口氣叫冷,卻愜意地欣賞丫鬟們手忙腳亂地煮茶給他暖和身體,其時梅竹早已進入夢鄉,梨花鋪地,松影滿庭……這是騷動中的寧靜。這些如詩似畫的良辰美景,無不令這位專注于詩酒情愛,喜歡在溫柔鄉里生活,又富于聯想、幻想的多情公子寶玉,心中充滿了快樂得意的滿足感,于是就有了“事中有情、情中有事”,感人至深、美不勝收的《四時即事詩》佳作。
四首詩開卷第一首《春夜即事》詩所敘的事、所抒發的情,不同于夏秋冬三首詩中的事和情,曹雪芹對寶玉大觀園生活的提綱式交代中未提及,因此要了解“倒敘”、了解發生在詩作后來的事,對于理解《春夜即事》詩尤為重要。提綱式交代中未提及(“心滿意足”在前,文理上無法提及),卻在寶玉、黛玉的情感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分量的是“鬧誤會”、“解誤會”。一次又一次鬧誤會,一次又一次解開了。對寶、黛來說,鬧一次誤會,都是一次精神折磨,而解開一次誤會,又都是一次情感的更加靠攏、情愛的更加提升。兩情相悅、男女傾心相愛,就是不鬧誤會,也會魂牽夢縈:有她(他)在身旁,再冷落的環境會覺得熱騰騰;沒有她(他)在身旁,再熱騰騰的環境也會覺得冷落。何況鬧誤會!鬧了誤會后,她(他)因此而生“我”的氣,“我”的魂牽夢縈又加深百倍、千倍,這就是寶玉在詩中寫下的:對黛玉從白天牽掛到了夜晚,心里始終牽掛著隔院,受著枕上的輕寒,聽著窗外的細雨,打更的已報三更,他還在擔心林妹妹尚未安睡。如果說這一層牽掛猶可受,那么比牽掛重了千倍、萬倍的自責、內疚,就讓人不好受了,以至于寶玉在詩中寫下了:“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春夜即事》詩所敘之事叫人刻骨銘心,所抒發之情叫人點點滴滴在心頭,這是一種何等純真高尚、感人至深的情愛美呀!
今天時代不同了,審美標準不同了。但是,真正的愛情不會因時空的不同而不同,也不會因國家、地域、民族、膚色的不同而不同,這就是為什么《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莎士比亞戲劇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盡管跨越了漫長的不同時代、不同的國界、不同的階層,依舊魅力不減,叫人怦然心動、唏噓感嘆的道理。凡是經歷過真正的愛情,或是想望真正愛情的人,對于那種哪怕帶了一絲功利目的的愛情,都會嗤之以鼻、退避三舍!
上一篇:《文章造化(惜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回頭詩》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