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卜算子①·劉克莊》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道是天公不惜花②,百種千般巧。
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道是天公不惜花②,百種千般巧。
朝見樹頭繁③,暮見枝頭少④。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
①卜算子,詞牌名。 ②天公,上天神靈。 ③朝,早晨。 ④暮,傍晚。
這首詞作寄托豪健情懷于婉約風格之中,其獨具的詞風可見一斑,比興手法詞人運用得極為精巧,言辭之中含蓄地表達了詞人嘆息歲月流逝,才華不被重用的凄楚情懷。上片寫花的可愛,形象傳神,花容姿態惟妙惟肖:“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花朵宛如蝴蝶輕盈的翅膀,飄舞縈繞,動感十足,令人愛戀無限;花朵兒猩紅引目,鮮艷嬌美。詞人隨后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襯起,然后說花的“百種千般巧”。含蓄的語言流暢明快,道出了花容月貌能夠觸動人之心靈深處。這千姿百態千嬌百媚,天公應多情,給人春長在。這幻境使詞作更增強惜春傷懷之感。歲月春華,如同姿質輕盈、體態嬌小、色彩鮮艷,滿含氣韻美和內在美的春花。
下片寫花“朝見樹頭繁,暮見枝頭少”。這里精練地運用形象的詞語,一“朝”一“暮”,充分體現時光的瞬間即逝,時空概念是一天兩點,但這也吻合一生起始的概念。詞人對花事的關注,是對生的思考,是對自我歷經坎坷的映射。一繁一少,自然而精確地描繪出生命的凋零和寂寞。一繁一少,是花的生命歷程,更是在強調詞人一生的空寂孤苦,胸懷遠志,卻終究未能所獲的傷感。這看似惜花情思的刻畫,深邃之處卻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憂嘆。“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此句具有哲理性的思考,既表達了對天老爺任憑風雨摧殘花事的不滿,又贊揚了天公愛花養花的用心良苦,情感一波三折,起伏跌宕,鮮明地刻畫了詞人孤寂不安的心態。
●卜算子,參見第82頁相關介紹。
●劉克莊詩詞大多是感慨追思往事之作,詞人渴望收復北國故土,常懷報效國家之心,主張振興國力,反對妥協茍活。正與辛棄疾是同道之人。詞風豪放奔流,雄渾剛健,震撼人心,激越慷慨。著述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別調》。
代表詞作有:《賀新郎·送陳子華赴真州》《沁園春·夢孚若》《玉樓春·戲呈林節推鄉兄》等。
●《卜算子》這首小詞一變作者粗獷奔放的詞風,以婉約之筆曲折地表達了自己遭受壓抑的愁苦情懷,流露出內心的憤懣和不滿,暗示詞人生涯中屢用屢廢,歷盡坎坷和挫折。詞人常常發出“年光過盡,功名未立”的強烈喟嘆。小詞用語樸質,不做華美修飾,自然含蓄而又深婉柔情,巧妙的語詞反復,形成一種回環往復的韻味。
詩詞作家常通過刻畫惜花之情,表達志向未能實現的落寞與惆悵。
惜花
姜宸英
一年強半是春愁,淺白深紅付亂流。
剩有垂楊吹不斷,絲絲綰恨上高樓。
這首詩作,是清代姜宸英的杰出之作。詩人是康熙年間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有作品《韋間詩集》。作品題目一目了然,刻畫春花凋零,要表達惜嘆、惋傷之情感。詩句之中,句句皆是春景刻畫。
首句詞人便定下寫愁傷懷的基調:一年強半是春愁,終年惆悵縈繞心胸。“淺白深紅付亂流”形象地描繪出春花千姿百態、千紅萬紫的美麗景象,在情境之中自然的吸引人們回憶、追思往昔春天的興奮歡樂。“付亂流”三字一出,便令人傷感至極,美艷絕倫卻要付之東去,歲月催老,無能為力的感覺油然而生。零亂沉浮,飄零失去,完美精妙的事物一去不回,將是何等的令人心痛憂傷。詩人接著寫道:“剩有垂楊吹不斷,絲絲綰恨上高樓。”這是形在寫柳,但情卻在心。矚目四下枯柳依舊,孤單飄搖的景象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思和傷懷。萬條春柳,不再是旖旎可人的化身,而是愁緒悠長,羈絆憂思的精靈。絲絲縷縷,糾纏不清,使人心緒煩亂,愁惱不盡。詩人用擬人化的精彩手法,將愁恨憂思動態化了、人格化了。離愁憂煩竟然爬上高樓,其情之中,不堪忍受。
“落花”的意象常被詞人用來表達春光逝去,生命將晚,惆悵和落寞的情懷。然而龔自珍卻吟出了這樣的千古絕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的心中,有著難以割舍的舊日迷夢,也有一絲淡淡的惆悵與失意,然而更多的卻是新時代必將到來的堅定信念。
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
一年強半是春愁,淺白深紅付亂流。
上一篇:宋詞《卜算子··王觀》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卜算子·李之儀》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