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文天祥·過零丁洋》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南宋祥興元年(1278)十月,文天祥兵敗被俘,元將張弘范強迫他隨船同往崖山追南海宋帝昺,經過廣東省中山縣南面的零丁洋時,寫下了這首詩。翌年正月,張弘范又一再逼迫文天祥招降在海上堅持抗元的南宋將領張世杰,文天祥便出示此詩,張弘范始知無望,只得作罷。
《過零丁洋》這首詩回顧詩人入仕以來,特別是四年前起兵抗元以來艱難的經歷,把個人身世和國家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表示了以身殉國、誓死不屈的堅定決心,表現了詩人寧死不屈、大義凜然的愛國精神。這首詩不僅氣節崇高偉大,而且藝術手法也很出色。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②。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③。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
注釋
①零丁洋:在廣東中山縣南。 ②遭逢:遭遇。起一經:由精通經書而起家。寶祐四年(1256),文天祥中明經第一。寥落:寂寥冷落。四周星:四周歲。星,指歲星。德祐元年(1275),文天祥起兵抗元,祥興元年(1278)被俘,這期間正是四年。 ③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險灘之一。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兵敗撤軍,途經惶恐灘。 ④汗青:史冊。把竹簡烤出水分后,再書寫,叫汗青。
賞讀
詩首聯總敘詩人的經歷,“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起經”是指文天祥二十歲中進士一事,“四周星”即四整年,文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興元年(1278)被俘,恰為四個年頭。這兩句寫出了國家的境況和個人心境。詩一開始,就把自己的身世和國家的命運緊密連結在一起。
頷聯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抒寫,寫得很深沉。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以“風飄絮”比喻“山河破碎”不可收拾;以“雨打萍”比喻“身世浮沉”,詩人用凄涼的自然景象比喻國事的衰弱和自己的坎坷人生,極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痛。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象鮮明。
頸聯巧用地名作對,既寫出在惶恐灘撤退時的惶恐,又寫出如今在零丁洋里,身為俘虜,感到孤苦伶丁這樣兩個事實。詩人借此慨嘆自身的遭遇和國家的危亡。
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是英雄的誓言,是人生哲理,是千古名言,也是全詩的結論。從這一千古名聯中,我們可看到文天祥忠心愛國、正氣凜然、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正像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這首詩正是由于結尾絕妙,致使全詩由郁而揚,由悲而壯,成為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激勵和感召著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上一篇:《清朝詩歌·吳偉業·過淮陰有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