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元結·石魚湖上醉歌(并序)》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元結在代宗時,曾任道州刺史,其間他寫了好幾首吟石魚湖的詩。他的《石魚湖上作序》云:“唝泉南上有獨石在水中,狀如游魚。魚凹處,修之可以貯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連,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載酒,又能繞石魚洄流,乃命湖曰石魚湖,鐫銘于湖上,顯示來者,又作詩以歌之。”有詩云:“吾愛石魚湖,石魚在湖里,魚背有酒樽,繞魚是湖水”。這首詩歌詠石魚湖風景,抒發詩人淡于仕途進取,意欲歸隱的胸懷。
原文
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于湖上,時取一醉①。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使舫載之,遍飲坐者。意疑倚巴丘,酌於君山之上②,諸子環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③。
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鳥④。
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⑤。
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⑥。
注釋
①公田:唐代州縣有公廨田,收獲供本雜項使用和特需用。休暇:休假。唐代官吏十天休一天。 ②引:伸長。向魚取酒:在石凹貯酒處取酒。巴丘:山名,在洞庭湖邊。君山:山名,在洞庭湖中。 ③泛泛然:漂蕩的樣子。長:放聲高歌。 ④樽:古代的盛酒器具。沼:水池。歷歷:分明可數。 ⑤廢:停止。 ⑥長瓢:添酒的長柄勺。
賞讀
序中說明,作者在石魚湖邊自釀美酒,與朋友泛州湖上飲酒玩樂,闡明作這首詩的起因。
詩人也曾作隱士,自愛山水,然此時作者是為官一任,但仍喜這風景美麗又頗有洞庭之容的石魚湖,故此繁政之余亦要游玩。詩人以青山作酒杯,以湖作酒池,風雨無阻,與友人連日豪飲,陶醉于山水之間。由此可見詩人對如此大好河山是多么的喜愛,這樣的生活又是多么逍遙自在,恰如“竹林七賢”遺風,詩人該是多么歡樂。然而詩人在詩的最尾一字道出如此醉飲的真正之因乃“愁”非“樂”也。詩人此來借酒澆愁而非樂游山水。
詩人之愁為何?如此好山好水卻讓一群連強盜都不如的官吏橫征暴斂,作為一個真正清廉的官吏因何不愁?對照作者生平不難體味出此種道理。
此詩全篇寫樂俱為尾字鋪墊,看似委婉,讀來令人感到突兀,自有另一種風味。尾韻悠長,久久不能忘懷。
上一篇:《宋詞·蘇軾·石蒼舒醉墨堂》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先秦詩歌·《衛風》·碩人》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