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思情春月間,愁懷無語靠欄桿;
鴛鴦枕伴生拆散,鸞鳳拋離不見縱。
添悲切,淚如傾,因他愁悶減精神,
晚間獨對孤燈影,斜倚幃屏哭到明。
又
寡婦思情夏月間,金蓮舉步出庭欄;
嬌花細雨殘蕊蕊, 明目云遮不見天。
觀看景,動心間,游蜂采蕊燕呢喃,
雌雄百鳥都成對,惟奴孤單獨自眠。
又
寡婦思情秋月間,離懷憔悴減朱顏;
風吹葉落殘蟬噪,簾前鐵馬鬧聲喧。
傷感痛,話難傳,賓鴻空惹意情牽,
風流自古遭磨難,錦被重重懶去眠。
又
寡婦思情冬月間,朔風似箭透窗寒;
繡幃冷落梧桐葉,悲啼煩惱已千番。
鵝毛雪,擁欄桿,香房四季受孤單。
燭殘香燼更深后,枕冷窗寒懶去眠。
又
春夏秋冬萬物先,真誠守分鎖心猿;
梳妝慘淡香肌瘦,羅裙寬褪掩斜遍。
無聲氣,怨神天,金爐焚降白檀香,
何年再會綾綃帳,甚日何時一處眠?
——明·無名氏輯《新編寡婦烈女詩曲·鷓鴣天》
這是一組以“寡婦思情”為內容的〔鷓鴣天〕曲詞。前四支分別寫春、夏、秋、冬如何思情,最后一支總括寫一年四季“真誠守分鎖心猿”,所帶來的痛苦和怨恨。
“寡婦思情春月間”,主要寫“鴛鴦枕伴生拆散”時所帶來的悲切和愁悶。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本來是令人興高采烈的時候,然而由于鴛鴦拆散,鸞鳳分離,使這個寡婦只能“愁懷無語靠欄桿”, “晚間獨對孤燈影,斜倚幃屏哭到明。”因此,這個“春月間”不但不能給寡婦帶來歡樂,相反卻只能使她“添悲切”。春天本來是屬于每個人的,然而在寡婦心中卻沒有春天的歡樂,這不能不令人震驚。
“寡婦思情夏月間”,主要是寫寡婦的觸景生情,“觀看景,動心間,游蜂采蕊燕泥喃,雌雄百鳥都成對,惟奴孤單獨自眠。”蕊(yui銳上),種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有雄蕊、雌蕊之分。這里不是情景交融,而是以情和景的巨大反差,使人更加觸景生情。百鳥尚且要求雌雄成對,何獨“惟奴孤單”呢?難道人還不如鳥乎?其言外之意,可見封建禮教要求寡婦守貞節、不準改嫁,是多么地不合情理!
“寡婦思情秋月間”,則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風吹葉落殘蟬噪”的蕭瑟秋景,與寡婦“離懷憔悴減朱顏”相映襯,使人更覺“傷感痛,話難傳”, “賓鴻空惹意情牽。”鴻雁是候鳥,繁殖于我國東北和內蒙古東部,秋天飛至長江下游及南方越冬,故稱鴻雁為賓鴻。這位寡婦從鴻雁比翼南飛,聯想到自身的孤獨處境,進而感嘆“風流自古遭磨難”。說明這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時候的悲劇,而是“自古”如此,具有悠久的典型意義。
“寡婦思情冬月間”,詩人以“朔風似箭透窗寒”與“枕冷窗寒懶去眠”首尾呼應,(朔風,即北風。)使人更感到“繡幃冷落梧桐葉,悲啼煩惱已千番”,具有縱深感和沉重感。
最后一支曲詞是對春夏秋冬四季寡婦思情的總括。盡管這位寡婦“真誠守分鎖心猿”,但仍不免被折磨得“香肌瘦”、 “羅裙寬”。鎖心猿,是比喻不讓人的心情如猿猴一樣跳蕩不定,指盡量用封建禮教來約束自己。然而人的思想和情欲終究是鎖不住的,寡婦不免總要“思情”,而封建禮教卻又不允許寡婦思情,好在這位寡婦并未屈服,她發出了“怨神天”的呼喚,依舊急切、熱烈地盼望著“何年再會綾綃帳,甚日何時一處眠”?
寡婦思情是充滿著傷感的,然而這組民間曲詞雖傷感卻一點也不消極、絕望,更多的是抒發了對封建禮教的不滿和怨恨,對“再會綾綃帳”、夫婦“一處眠”的熱烈憧憬和期望,具有反封建的鼓舞力量。
上一篇:《密洛陀(節選)》原文|賞析
下一篇:《山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