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揚子橋頭雞未鳴,瓜洲城外日東生。
風波不憚西津渡,一見金焦雙眼明。
上詩重在描繪“昨上京江北固樓”之所見景物;此詩則以寫游罷瓜洲,次日清晨急到瓜洲渡乘船去游金山、焦山之心情為主。上詩寫景狀物甚為細致具體,此詩則寫得較為空靈。二詩風格并不一致。
詩人渡江時天剛破曉,故詩云:“揚子橋頭雞未鳴,瓜洲城外日東升?!薄皳P子橋”在揚州城南十五里、瓜洲之北,此指代瓜洲附近地方?!半u未鳴”未必是事實,乃是夸張之言,但與“日東升”一樣,都旨在形容時間尚早。詩人昨日于瓜洲過夜,而黎明即起,準備再渡江游金山、焦山,可見其心情之急迫,亦反映金、焦二山對他吸引力之大。時間早尚且無妨;天氣不佳,京江之上“風波”很大卻是一個難題。但詩人竟知難而上,計劃硬是不變,還是于瓜洲渡登船出發(fā)了?!帮L波不憚西津渡”即詩人出發(fā)時心情的直白。“西津渡”為瓜洲渡異名。詩人“不憚(dàn)”即不畏懼瓜洲渡風大浪高,決然出發(fā),又再次顯示其急欲游覽金、焦二山的心情。詩人是如何戰(zhàn)勝“風波”的無關(guān)宏旨,重要的是詩人看到了遠處長江中的金山和焦山?!敖鹕健蔽挥阪?zhèn)江西北,高44米,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稱,上有建于東晉的金山寺古跡,樓閣層接,氣勢雄偉?!敖股健蔽挥阪?zhèn)江東北,高70米,東障海潮,西砥江浪,被譽為中流砥柱,上有始建于東漢的普濟寺,大殿軒敞,莊嚴肅穆。這一切都是詩人所向往的,而金、焦二山已在眼簾之中,怎能不“一見金焦雙眼明”呢?“雙眼明”的細節(jié)頗為傳神。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詩人此刻的喜悅與興奮之情盡在“雙眼明”中泄露無遺;而金、焦二山的壯麗景色當亦為詩人的“雙眼”中增添了光彩。這“雙眼明”三字很值得細細品味。
這首七絕抒寫游金、焦二山的急迫與見到金、焦二山的喜悅,基本上是采用“詩意出側(cè)面”(吳喬《圍爐詩話》)的寫法,即通過景物與人的行動、神態(tài)來表現(xiàn)詩情,雖與上詩相比略顯明快,但不乏蘊藉之致。
上一篇:方文《竹枝詞(十首選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潘耒《廣武》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