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杜荀鶴·春宮怨》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是一首宮怨詩,可是它的意義絕不止于宮怨,詩人代宮女寄怨寫恨,同時也是詩人的自況。宮女之悲,在于貌美難寵,獨居一隅;士人之悲,在于懷才不遇,世無伯樂。
原文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①。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②?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③。
注釋
①嬋娟:容貌美麗。誤:耽誤、妨害。慵:懶。 ②若為容:為若容,即向誰去飾容取寵。這里反用“女為悅己者容”之意,即無悅己者可為之容。 ③越溪女:即西施。相憶句:是說當年西施的女伴相憶和西施采蓮的情況。
賞讀
詩的立意很獨特。詩中的女主人公在宮中寂寞孤苦,卻埋怨自己緣于容貌美麗而被選入宮中,反不如容貌平凡做一個平常百姓,能夫妻百年偕老幸福一生。從而揭示出宮中的黑暗現(xiàn)實:勾心斗角、爭媚邀寵,使自己落下悲慘一生。也許詩人之意還不僅在此,朝野中不也是勾心斗角、爭媚邀寵者得勢,有才者被埋沒嗎?
前兩句中,“嬋娟”是說女子容貌美好,可入宮后伴著她的卻只是孤苦寂寞,她對著銅鏡,顧影自憐,本想梳妝打扮一下,可一想到美貌誤人,不覺遲疑起來,懶得動手了。寫得委婉細膩,在平淡之中自有深婉的情致。
“承恩不在貌”,說明人臣得寵主要不是憑仗學識,宮禁斗爭的復雜與仕途的兇險,又不免使人憧憬民間自由自在的生活。這不僅是宮女的怨情,還隱喻當時黑暗政治對人才的戕殺。
第五、六句,似在繪景,鳥兒輕鳴,麗日高照,花影層疊。實際上詩人是以樂景寫哀情,景色的瑰麗,更顯出女子心境的悲苦。臨鏡的宮女怨苦至極,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自然界的春天,更喚起她心中無春的寂寞空虛之感。
眼前的景色交相輝映,使宮女想起了入宮以前每年在家鄉(xiāng)溪水邊采蓮的歡樂情景。最后兩句以過去對比現(xiàn)在,以采蓮女伴的友善、無猜,反襯宮中寂寞、勾心斗角,使含而不露的怨情具有更為悠遠的神韻。
這首詩以“風暖”一聯(lián)飲譽詩壇,明代鐘惺曰:“‘鳥聲碎’三字,開詩余思路。”就全篇而論,這也是一首意境渾成的好詩。
上一篇:《宋詞·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杜甫·春宿左省》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