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摸魚兒》
掩凄涼、黃昏庭院,角聲何處嗚咽。①矮窗曲屋風燈冷,還是苦寒時節。②凝佇切。③念翠被熏籠,夜夜成虛設。④倚闌愁絕。聽鳳竹聲中,犀影帳外,簌簌釀寒雪。⑤
傷心處,卻憶當年輕別。梅花滿院初發。吹香弄蕊無人見,惟有暮云千疊。⑥情未徹。⑦又誰料而今,好夢分胡越。⑧不堪重說。但記得當初,重門鎖處,猶有夜深月。
【注釋】 ①掩:掩映。②曲屋:深邃的房間。苦寒:極為寒冷。③凝佇:凝神佇立。④熏籠:古時用以熏香兼取暖的爐子。⑤鳳竹:鳳尾竹,因葉似鳥尾而名。犀影帳外:傳說中有“辟寒犀”,其冬月暖氣襲人,故古時常以犀角懸掛在帷帳以外,稱為鎮幃犀。釀雪:醞釀雪意,謂天欲雪也。⑥吹香弄蕊:形容梅花紛紛開放狀。⑦徹:完結,結束。⑧胡越:胡地和越地,形容地分南北且相互隔絕。
【譯文】 那黃昏庭院,一切都掩映在凄涼之中,不知從何處又傳來嗚咽般的角聲。深邃的房間里閃爍著清冷的燈光,仍是極為寒冷的時節。我凝神佇立,想那暖被和香爐,夜夜都成虛設。我依欄干而立,愁情欲絕,聽窗外那鳳尾竹、帳外那辟寒犀,都在簌簌作響,象是在醞釀一場寒雪。
本來就夠傷心的了,偏偏又想起了當年的輕易分別。沒有人發現那滿院梅花正在競相開放,所見只有空中暮云萬重千疊。深情并未了結。誰料想如今好夢卻被遠遠隔絕。實在不忍再述說了,只記得當初,雖然重門深鎖,卻有深夜明月。
【總案】 此詞上片層層鋪排、步步烘托,以濃墨渲染環境(角聲咽、風燈冷、天苦寒、雪將落),而以簡筆摹畫人物(凝佇、倚闌),將深閨愁情作了細致刻畫。下片憶昔撫今,頓挫開合,憶當年別情,想如今隔絕。一句“不堪重說”,本可將全詞收住,但偏偏再度憶起當初,實可謂一波未平一波起。通過結尾與上片的強烈對比,進一步表現了情旨枉曲、凄婉悱惻的主題。該詞寫的是已為宋代詞人寫濫了的題材,在內容上并無奇創,只是于章法結構中可見詞人苦心而已。
上一篇:馮延巳《拋球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韋莊《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