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三)》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頌揚了秦始皇的豐功偉業,諷刺了秦始皇奢華淫侈、妄想長生的荒唐行為,借以表達對唐玄宗迷信神仙的規諷。
原文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①。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②。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③。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④。
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玡臺⑤。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⑥。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⑦。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⑧。
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⑨。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⑩。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⑪。
注釋
①六合:指天下。虎視:雄視,喻強盛。 ②揮劍句:出《莊子》:“天子之劍……上絕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睕Q,斬斷。西來:為秦所擄,西入秦。 ③天啟:天所開啟,指秉承天運,人不能改。 ④收兵句: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曾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陽,鑄成金人十二尊。兵,兵器。函谷:函谷關。秦曾以函谷關東拒諸侯,諸侯滅而函谷關可以常開。 ⑤銘功:刻石紀功。會稽嶺: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巡游至會稽,曾刻石頌秦德。騁望:極目遠望?,槀l:山名,在今山東東部膠南市南部海濱。瑯玡即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南登瑯俵山所筑,并刻石記功。 ⑥刑徒二句: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曾發罪犯七十萬在驪山為自己建造陵墓。驪山,在今陜西臨潼縣。隈,山、水等彎曲的地方。 ⑦不死藥: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曾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尋仙,求不死之藥,茫然無有結果。徐福欺騙說是因為海中有大魚阻擋,要求派人射魚,恰好秦始皇又夢見和水神作戰,于是便在海邊張排連弩,并在之罘獵殺一巨魚。連弩:可連續發射的強弓。后面幾句仍指此事。 ⑧五岳:我國五座名山。 ⑨鬒鬣:魚脊和魚鰭。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⑩徐市:即上述徐福。 ⑪三泉:地下深處。金棺:相傳秦始皇曾“下銅而致棺”。寒灰:人死后所化。
賞讀
這首詩從內容上分前后兩段,第一段從篇首至“騁望瑯玡臺”。在這一段里詩人先極力渲染秦王滅六國,一統天下時的威風,然后敘寫統一天下的具體策略措施。詩人筆下的秦王有“虎視”之威,有“揮劍”之勢,有“明斷”之智,有“大略”之才。而“騁望瑯玡臺”一句更充分展示了秦王統一天下后志盈意滿的氣概。對秦王的極力贊揚為下文作了鋪墊。從“刑徒七十萬”至篇末為本詩的第二段,點明秦王的侈糜豪奢,接著寫他求不死之藥的事,點明他的愚昧。修墓和長生本是一組矛盾,詩人在矛盾對比中揭示出秦始皇自私和利令智昏的內心世界。而后詩人敘寫了秦始皇為求仙藥派人運用連弩,射殺海魚的過程,與秦始皇求仙美夢的最終破滅形成反差。妄求長生的秦始皇,終于在“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流露出詩人無情的嘲諷之意。
有雄才大略,建豐功偉業的秦始皇與昏庸淫侈,虛妄無稽的秦始皇形成鮮明對比,在對比中顯示出詩人的主觀態度。唐玄宗的晚年也與秦始皇一樣,迷信方士,妄求長生,可見李白此詩是有感而作的,其目的正是借諷秦王而勸諫唐玄宗。
這首詩敘述史實又雜以夸張想象,敘事、議論結合,采取欲抑先揚的手法,使全詩跌宕生姿。
上一篇:《唐詩·李白·古風五十九首①(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