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伴云來》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邐迤黃昏鐘鼓。②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③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④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⑤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⑥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⑦幽恨無人晤語。⑧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⑨
【注釋】 ①伴云來:本篇詞調(diào)為《天香》,“伴云來”是作者根據(jù)文義改題的新名。亦自殘宋本《東山詞》卷上抄出。②絡:網(wǎng)絡(動詞)。沉:使動用法,使……沉沒。遠照:遠處落日的馀輝。邐迤:連續(xù)不斷貌。③“蛩催”句:唐·鄭愔《秋閨》:“機杼夜蛩催”。溫庭筠《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寒蛩乍響催機杼。”蛩:蟋蟀。機,織機。杼,織梭。④砧:搗衣用的石板。杵:搗衣用的木杵。⑤“骎骎”句:南朝梁·蕭子云《歲暮值廬賦》:“歲華云暮。”晉·陸機《嘆逝賦》:“人冉冉而行暮。”《詩·小雅·四牡》:“載驟骎骎。”毛《傳》:“骎骎,驟貌。”⑥酒狂:《漢書·蓋寬饒傳》載寬饒自謂:“我乃酒狂”。即喝多了酒便狂放不羈的人。“謂東君”句:南唐·成彥雄《楊柳枝》:“東君愛惜與先春。”“東君”:謂司春之神。⑦征驂:遠行人所騎之馬。客檣:客子所乘之舟。⑧無人晤語:《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語。”此反用其意,謂無所戀之美人相伴。⑨舊游處:指往日所游之妓家。云、夢:用宋玉《高唐賦》典故,以巫山神女代指所戀之美人。
【譯文】 遠方,煙靄網(wǎng)絡著橫亙的樹林,落日的馀輝沉沒在群山之中,報時的鐘鼓聲迢遞而至,宣告了弧耔的降臨。夜晚,我在驛館里住下來。燭光映著簾幕、窗欞,蟋蟀“促織、促織”地叫喚,象是和我一道因秋風寒露而愁苦。睡不著覺的思婦們,正在為遠方的征人準備寒衣,搗衣的砧杵聲你應我和。這砧杵聲驚動了我——一個羈旅天涯、倦于游宦的客子,啊,歲月象駿馬奔馳,又是一年行將結束!
相當年我豪飲狂放,頗以才華自負,滿以為春神會加意垂青,在我的生活道路上灑下明媚的春光。誰料到仕途多蹇,長年來南北飄泊,才下馬鞍,又上客船。心愛的人兒不在身邊,胸中的憤懣向誰去訴說呢?幸虧天上的明月曾經(jīng)窺見過我們的秘密,知道我那風塵知已住在什么地方,明月啊,今夜就拜托您負責接送,將她請到我的夢里來吧!
【集評】 清·朱祖謀:“橫空盤硬語。”(轉(zhuǎn)引自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
近代·夏敬觀:“稼軒所師。”(手批《強村叢書》本《東山詞》)
現(xiàn)代·龍榆生:“筆力奇橫,聲調(diào)激越;韓退之所謂‘橫空盤硬語’者,庶幾近之。”(《論賀方回詞質(zhì)胡適之先生》)
【總案】 此詞寫游宦羈旅、悲秋懷人的落寞情緒。這類題材,是柳永最擅勝場的。然賀氏此作筆力遒勁,揮灑自如,不讓柳屯田專美于前。柳詞熔情入景,在描畫自然景物上落墨較多;賀詞則熔景入情,筆鋒主要圍繞著情思盤旋。它以景起,以情結,經(jīng)意之筆就在這一頭一尾。起三句以煉字勝。“煙絡橫林”,“絡”字生新;且為入聲,短促有力,介入三平聲字之間,便生脆響。若換用“鎖”、“籠”等上聲字,不惟熟濫,又音低而啞,全句即顯得軟弱。“山沉遠照”,“沉”字本尋常,用于此卻妙不可言。它使蜿蜒的山脈在讀者的感覺中幻作了湖海波濤,固態(tài)呈現(xiàn)為流質(zhì);又賦虛形以實體,居然令那漫漶的夕曛也甸甸焉有了重量。“邐迤黃昏鐘鼓”,“邐迤”,前人多用以形容山川的綿延不斷,詞人巧借來摹寫鐘鼓聲由遠及近悠悠傳來,這就寫出了時間推移的空間排列,使聽覺感受外化為視覺形象。結三句以煉意勝。“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中這傳誦千古的名句,還不過是將“明月”作為一個被動、靜止、純客觀的中介物,使兩地相思之人從共仰其清光中得到千里如晤的精神慰藉;詞人卻視“明月”為具備感情和主觀行為能力的良媒,一如唐傳奇中的“紅娘”、“昆侖奴”和“黃衫客”——天外奇想,詩中杰構,藝術魅力似又在謝賦之上。總而言之,此詞以健筆寫柔情,屬辭峭拔,風格與一般婉約詞的軟語旖旎大異其趣。賀氏本一弓刀武俠出身,故而即便是寫情詞也不免時時露出幾分英氣。此特為其最顯著之一例。
上一篇: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秦觀《八六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