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淡黃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蘭橋之西,①巷陌凄涼,與江左異,②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③因度此闋,以紓客懷。④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⑤馬上單衣寒惻惻。⑥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⑦強攜酒,小橋宅。⑧怕梨花落盡成秋色。⑨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⑩
【注釋】 ①這首詞大約在光宗紹熙二年(1191)客居安徽合肥時作。赤蘭橋,見《白石道人詩集·送范仲訥往合肥三首》之一:“我家曾住赤蘭橋,鄰里相過不寂寥。君若到時秋已半,西風門巷柳蕭蕭。” ②江左:晉時溫嶠稱王導為“江左夷吾”,江左即今江蘇等地區。③“依依”句:謂楊柳輕柔,隨風拂揚的樣子??蓱z,可愛?!对娊洝酚小拔粑彝?,楊柳依依”。④紓(shu抒):緩和,緩解,這里當“排遣”講?!翱蛻选?,即客子思鄉之情懷。⑤“空城”句:謂合肥亦被金兵侵掠,人煙稀少,幾近空城?!皶越恰?,指清晨的號角聲。⑥惻惻:凄愁貌。韓偓《寒食夜》有“惻惻輕寒剪剪風”句。⑦岑(cen)寂,鮑照《舞鶴賦》有“去帝鄉之岑寂”。注曰;“岑寂,猶高靜也?!边@里指冷清、寂寥。寒食,節令,在農歷清明前一或二日。⑧小橋宅,指作者的合肥情人之居處。橋原是姓,見《三國志·周瑜傳》,“喬”作“橋”。這里用東吳美女小喬喻指戀人。⑨“怕梨花”句: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之“梨花落盡成秋苑”,借以表達惜春之情愫。⑩“唯有池塘自碧”句,化用謝靈運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描寫暮春的情景。
【譯文】 清晨的號角傳遍空城楊柳低垂的街道,騎馬的人身上衣單,心幾愁寥。滿目盡是黃綠相間的新春柳色,又引起一番思念江南故鄉的煩惱。
這時的心境如此凄清孤寂,明朝的寒食節也得歡趣。只好強遣客懷,攜酒應景,去找情人過節??峙卵矍袄婊ㄈ缬?,盡成秋色,更添傷悲。料想雙燕來時,尋春無著,門前唯剩有一池碧水。
【集評】 清·鄭文焯:“長吉有‘梨花落盡成秋苑’之句,白石正用以入詞,而改一‘色’字協韻。當時清真、方回多取賀詩雋句為字面。”(鄭?!栋资廊烁枨?
清·王闿運:“‘空城曉角’,亦以眼前語,妙?!?《湘綺樓評詞》)
現代·夏承燾:“起句‘空城曉角’,應詞序‘巷陌凄涼’?!箺钅啊?、‘鵝黃嫩綠’應詞序‘柳色夾道,依依可憐’二旬。此詞以柳色起興。作者客居合肥,柳色從鵝黃變嫩綠,時序已從早春度入暮春。‘明朝又寒食’,正面點明暮春。下片詞以惜春為主題。因為‘怕梨花落盡成秋色’,所以才‘強攜酒,小橋宅’。結句‘池塘自碧’,只寥寥四字,概括出‘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的景色。綜觀全詞,上片‘馬上單衣寒惻惻’,寓飄零之感;下片‘‘怕梨花落盡成秋色’,寓遲暮之悲。”(《姜白石詞校注》)
【總案】 柳色年年新,本是大自然賦予的興趣盎然之春景,更何況是鵝黃嫩綠,依依拂揚的動人場景,多么富有詩意。但詞人卻是傷心人別有懷抱,賦柳寄情,以柳之蓬勃生發反襯空城巷陌的凄涼,以柳色如故引發出人地迥異的羈旅愁懷。結構上縱橫自如,轉折騰挪,化實為虛。明點岑寂之情,暗寓家國之痛,而不顯痕跡,耐人深味。
上一篇:周邦彥《浪淘沙慢》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黃孝邁《湘春夜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