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3。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4。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5。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6?
【釋】
1.此詞為離汴京別所歡而作。
2.寒蟬:蟬的一種,似蟬而小。驟雨:突然而至的雨。初歇:剛停止。
3.都門:京都城門。帳飲:古人送別,常設于城外或路口亭內等處,擺宴餞別。蘭舟:木蘭舟,船的美稱。
4.去去:去而又去,遠去。孟浩然《送吳悅游韶陽》:“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暮靄沉沉:晚間云霧十分濃黯。楚天:古代江南屬楚國,因稱江南的天空為楚天。
5.經年:年復一年。虛設:徒然設置。
6.風情:男女之間相愛的情懷。
【譯】
寒蟬哀鳴凄切,
江邊急雨初歇,
夜幕初上十里長亭,
人兒要離別。
美酒佳肴全無意緒,
設帳在京門郊野。
正到留戀之處,
舟人聲聲催促。
手拉著手兒淚眼凝視,
千言萬語,欲說時
卻又哽咽。
想今日一去
煙波千里相隔,
煙靄波濤、沉沉暮色,
楚天南國空闊。
自古以來,最令人銷魂落魄之事
莫過于離別。
更何況,偏又在這
冷冷落落的
清秋佳節。
此時我心沉醉,
酒醒后,我身在何處?
當只有
楊柳拂岸,
晨風吹拂,
一彎殘月。
這逾年的離別,
那離別中的歲月,
美好的時辰景色,
都化為虛設。
即使有千種風情,
又向誰來訴說?
【評】
此詞為作者離開汴京,與情人話別之作。“寒蟬”寫當前景物,點明節令,并為全詩定下凄、寒的基調。“長亭”寫地,暗寓別情。“何處是歸程,長短更短亭。”“晚”點明時間,并為下文“催發”鋪墊。“驟雨初歇”是一個過程。雨而有“留戀”,歇而有“催發”。“都門帳飲”進一步點明是在汴京別筵,“無緒”二字寫心緒,暗示了留戀之情深,別離之味苦。“留戀”與“催發”構成矛盾,極寫不忍別而不得不別,以句法論,才說“帳飲”,已明“無緒”;“方留戀”,則已“催發”。陳匪石在《宋詞舉》中稱之為“半句一轉”。
以上一層是虛寫,總寫,以下是實寫、細寫。“執手”句是特寫鏡頭,曲盡別情,妙到毫顛,是蘇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之妙,是白居易“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妙。“念去去”則是由外在鏡頭轉入內心寫照,是離別人的眼中景、心中情。
下片更進一步抒寫內心意緒“多情自古傷離別。”此為一層;更難堪“冷落清秋節”,以遞進手法加深,“今宵”以下是對別后的遐想。虛景實定。“此去”以下,放筆直寫,由“今宵”想到“經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都是由對照而深入一層。可知柳詞鋪陳筆法及情景交融技巧之高卓。
上一篇:張孝祥《雨中花慢》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俞國寶《風人松》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