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孫皓初童謠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這是三國時吳國末代皇帝孫皓即位初年的一首童謠,見《三國志·吳志·陸凱傳》。孫皓是孫權的孫子,繼孫休即位,驕橫殘暴,奢侈荒淫,專用陰險小人。即位的第二年(甘露元年,即公元265年)聽信讒言,一意孤行,遷都武昌。致使下江一帶老百姓須沿長江逆流而上,運送物資,供他揮霍享受,因此苦不堪言。這首歌謠唱的就是這件事,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聲。
全詩只有短短四句。繼承了國風復沓的章法,兩章采用相同的句式,只變換了幾個字: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苯I即今江蘇省南京市,孫皓遷都前的吳都;武昌即今湖北省鄂城縣,孫皓所遷新都。四句以建業和武昌對舉,水和魚對舉,死和居對舉:寧可在建業喝水,也不到武昌去吃魚;寧可回到建業去死,也不愿在武昌活著。表現對遷都強烈的不滿。
此詩極富民歌的天然神韻。重章疊句,反復吟唱,不但便于記憶傳誦,而且在藝術上可以收到回旋跌宕的效果,使此詩具有旋律美。兩章雖為同一句式,但從內容來看又是逐步加深的,遞進的,第一章說的是喝水和吃魚,第二章則是寧死也不愿遷居,表現了情感的迸發和強烈。重復中有變化,變化中又有重復,這體現了民歌獨具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古艷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咄唶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