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清平樂 夏日游湖》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①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②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注釋】 ①惱煙撩露:惱,取煩惱之意;撩,取撩撥之意,即挑逗、招惹。簡言之,即含煙帶露的意思。歐陽修《少年游》詞:“惱煙撩霧,拼醉倚西風。”須臾:片刻、一會兒。②和衣睡倒人懷:《花草粹編》·《草堂詩余別集》作“和衣倒在人懷”。《全宋詞》依汲古閣《詩詞雜俎》本作“隨群暫遣愁懷”,此句與前后文意不諧,現據《四印齋》本校語改。
【譯文】 夏日,同情人相約去游湖。看到那含煙帶露的荷花,娉娉婷婷,實在可愛。使我們留連沉醉,不忍離去。正當我們攜手漫步,在湖畔欣賞荷花美景時,忽然下起了蒙蒙的黃梅細雨。嬌癡癡地不怕別人猜疑,不顧羞怯地倒在情人的懷抱難舍難分之際,是最難過的時刻。回到家中,百無聊賴,連妝臺都懶得靠近,哪里還有心思去梳洗打扮呢!
【集評】 明·沈際飛:“《地驅樂歌》云:‘枕郎左臂,隨郎轉側。摩捋郎須,看郎顏色。’《詩歸》謂其千情萬態,可作風流中經史。注疏:‘和衣傾倒’,謂不可訓。迂哉!”(《草堂詩余別集》)
明·卓人月、徐士俊: “朱淑真云‘嬌癡不怕人猜’,便太縱矣。”(《古今詞統》卷四)
明·趙世杰:“姿態橫生。”(《古今女史》)
清·吳衡照:“易安‘眼波才動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嬌癡不怕人猜’,放誕得妙。均善于言情。”(《蓮子居詞話》卷二)
【總案】 這首詞,從湖上相會,寫到攜手漫游;又從攜手漫游,寫到旖旎繾綣的歡聚高潮;最后從甜蜜的歡聚,再寫到痛苦的分離和歸來后的百無聊賴的心情。這樣根據情節的自然發展,由低潮寫到高潮,再由高潮寫到低潮,層次分明,排比有序,把一個夏日湖上小游的戀情幽會,寫得有聲有色,歷歷在目。過去對這首詞,議論最多的是“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二句。李清照有“眼波才動被人猜”,惟妙惟肖地寫出了少女的矜持;而朱氏的這一描述,則更是近乎放蕩的愛情自白。至于有人認為朱的“嬌癡”句出自李的“眼波”句,值得商榷。因為她們是同時代人,而且朱的生卒可能早于李,倘若沒有確切根據,最好不談誰學誰的問題。再者,有人認為下句是被人改過的,應為“隨群暫遣愁懷”。倘若如此,這首詞的主題就變了。仔細揣摩,兩句不能協調,上句寫“嬌癡”,下句寫“愁懷”,二句根本搭配不起來。而且就全詞的意境和文辭的安排來看,也是不倫不類的。
上一篇:秦觀《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