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巫山一段云》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②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③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④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⑤
【注釋】 ①巫山一段云:本唐教坊曲名。后成詞調名。《草堂詩馀別集》調下有題《巫峽》,又注云:“一作《感懷》。” ②古廟:巫山上的妙用真人祠,即巫山神女廟。青嶂:即青山。巫山十二峰相連似屏障,故云青嶂。行宮:離宮。本指帝王巡幸所住的宮室。詞中指巫山楚細腰宮,今存遺址。③妝樓:指細腰宮寢樓。④云雨:相傳楚王夢見巫山神女,神女自稱:“居巫山之陽,……朝為行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見宋玉《高唐賦序》)煙花:李白詩《送孟浩然之廣陵》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猶言美好的景象。⑤啼猿:巫山古代多猿。《水經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古詩詞中頗多提及。
【譯文】 古老的巫山神女廟,傍依著青山翠嶂,年代悠久;當年楚王巡幸的行宮,枕依著綠水江流。就在這青山碧水里,閉鎖著當年的妝樓。呀!說不盡的往事悠悠。
巫山的神女峰呵!朝為云、暮為雨,朝云暮雨意未休,美好的花朵喲!春時開、秋時落,春去秋來似水流。那哀鳴的猿啼聲喲!為什么你要傳入這客子孤舟?那舟中的行客喲!早已不勝其愁! (王 洪譯)
【集評】 明·湯顯祖:“客子常畏人,酸語不減楚些。”(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四)
明·沈際飛:“宛行湘川廟竹之下。”(《草堂詩馀別集》卷一)
清·朱彝尊:“黃叔旸云: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大概不失本題之意。爾后漸變,去題遠矣。如珣此作,實唐人本來辭體如此。”(《詞綜》卷三)
清·陳延焯:“‘啼猿’二語,語淺情深。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況聞猿啼乎?”(《白雨齋詞評》)
【總案】 詞人乘舟沿江而下,經三峽,目睹青山,耳聞猿啼,不禁想起宋玉《高唐賦》《神女賦》所寫的關于巫山神女的傳說,寫了兩首詞,此其二。由寫景、敘事融合想象,借細腰宮遺址抒發古今興亡的懷古之幽情。上片從神女祠寫到楚行宮。“山聲水色”句承前,慨嘆美好的山色水光只能幽閉美麗的神女和宮妃,其言外之意耐人回味。下片“云雨”二句不僅寫巫山之景,且觸景抒情,大發個人身世之感慨。“啼猿”二句概括《水經注》之意境,注入個人行役之悲,含蓄深蘊。詞中多用典,但不覺用典,詞人把典故糅合于自然景色的描寫之中,使得形象鮮明、語意流暢,低徊留連,回環曲折,引人入勝。
上一篇:岳飛《小重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應天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