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干云凈見遙岑,南陌芳菲復可尋。
換得千顰為一笑,春風吹柳萬黃金。
這首詩的題目是取詩的首兩字而成,這樣的命題法在王安石晚年的絕句中是較普遍的,與此首同存《臨川先生文集》第二十七卷中的《南浦》、《竹里》,《隨意》、《秋云》等都是如此命題的。此詩歌詠的是這樣的境界:冬雪漸漸消溶,寒云紛紛散去,遠山掀去冬的披裹展現了固有的模樣。春回大地,原野里長滿了野草和鮮花。楊柳在春風的吹拂下,擺弄著一綹綹鵝黃色的枝條,這是一幅大地回春圖。但詩歌不只是寫景,字里行間洋溢著詩人在春天的鼓舞下歡欣振奮的熱情。“復可尋”,是一種久盼如愿后的興奮。“換得千顰為一笑”,依舊注“謂柳梅方舒,易顰而為笑”,則是以擬人化的手法寫楊柳在初春季節從芽苞初綻到枝葉開張的變化。從愁眉到笑靨,還以雙關的效果寫出了詩人心情上的復蘇。“千顰”與“一笑”之間又存量上的對比,使人活鮮鮮地體驗到一晌東風,天下皆青的勃勃生機。該詩語言也比較省凈,如動詞“干”、“凈”、“吹”等都用得精當、自然,體現了王安石晚年絕句“雅麗精絕”的藝術特點。
上一篇:王安石《北城》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安石《出郊》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