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②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③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注釋】 ①浙東:今浙江東南部,宋朝屬浙江東路,簡稱浙東。②水是眼波橫:古人常有“眼如秋水”的比喻,如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山是眉峰聚:古人常有“眉如春山”的比喻,如《西京雜記》:“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 ③眉眼盈盈處:比喻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貌,古詩:“盈盈樓上女”。
【譯文】 那清徹明亮的江水,是美人流動的眼波;那糾結攢蹙的山巒,是美人緊鎖的眉峰。友人此行是到那里去呢?正是眉眼盈盈的故鄉。剛剛送春歸去,還為無計留春而苦。如今又送你返歸故鄉,在這分手之時,拜托你,若到江南趕上春,請千萬要留住春,和它永駐我的故鄉。
【集評】 宋·吳曾:“王逐客送鮑浩然游浙東,作長短句云:‘水是眼波橫’云云,韓子蒼在海陵送葛業卿詩斷章曰:‘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里隨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宋·王灼:“王逐客才豪,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碧雞漫志》卷二)
宋·胡仔:“山谷詞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王逐客云:‘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體山谷語也。”(《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九)
【總案】 詞為送別之作,但寫得俏皮新鮮,巧妙活潑,情景交融,語意雙關。將水比作“眼波橫”,以山比做“眉峰聚”,將常用之喻,反而用之,已甚具新意,更視之如美人之眼眉,則山水也成了有情之物,山水與人化而為一了。尤其“眉眼盈盈處”一語,既指江南美妙的山水,又指歸客要見到的故鄉人,語帶雙關,天衣無縫。下闋直接抒情,卻又似莊似諧。才送春歸,無計留春,已是教人不堪,又送摯友別去。兩個“送”字遞進,寫出了作者黯然愁苦之情。作者家在如皋,也是旅居在外。送友人歸家,自己卻欲歸不得,當然十分羨慕,他卻絲毫不寫自己,而是祝愿友人與春和住。這個“春”也是雙關語,既指季節之春,也指與家人團聚的樂融融之“春”。他祝友人和春光同在,其情眷眷,沒有悲切情調,與普通應酬之作相比,格調自高。
上一篇: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一止《喜遷鶯曉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