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歌頭》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①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②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③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④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⑤誰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⑥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⑦
【注釋】 ①無語問西風:倒裝句,意為問無語之西風。②芙蓉:指荷花。③萬斛:極言其多。斛:古時量器,一斛相當于五斗。征鴻:長途遷徙的鴻雁。④天在闌干角:太陽掛在屋角,指夕陽西下,天色將暮。⑤寄:寄寓。三徑菊花叢:晉·陶潛《舊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此借以指歸隱田園。⑥借我:讓我。舟楫:船和槳。⑦故國:舊都。
【譯文】 面對斜陽,我把酒詢問那無言的西風:為什么胭脂都只把荷花染紅?放眼那千頃暮江,竟無處可落征鴻。只因為萬斛離愁盡在其中。夕陽掛在屋角,我似醉非醉,似醒非醒。
我曾輾轉于江浙大地,東西南北走過千萬里路程。可嘆我此生猶如寄寓,不如效仿那歸田伴菊的陶淵明。誰是中州豪杰?讓我去蕩舟五湖吧,去做一個自由自在的釣魚翁。我回首瞻顧失陷的故都,這種歸隱之念還是且莫急于實行。
【總案】 這是一首傷秋感懷詞。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之后,許多詞人在其作品中都程度不同地流露出一種悲時傷世之情。該詞寫愁滿一江,連征鴻都無落腳之地,雖是夸張筆法,卻也形象地反映了南宋一個時代的社會現(xiàn)象——愁滿四方,愁貫始終。在這濃重的愁的氛圍中,自身愁緒難以排遣的詞人,似醉非醉,似醒非醒。欲進不能、欲退不忍。他歸心甚切,每以五湖三徑為念,但回首故國,又轉而躊躇。報國之心未泯,泄氣話也只不過是說說而已。大概也只有這樣,詞人才能排遣心中的愁緒。此詞筆墨奇矯,由寫萬斛離愁到寫歸隱之念,已逐漸造成成紆緩消沉之勢,然結尾陡然一轉,別開生面,使全詞頓生亮色。楊炎正曾與辛棄疾交游,且多有酬唱,該詞從章法、立意上看,頗具稼軒詞風。
上一篇:皇甫松《夢江南》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過《水調歌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