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定風波 暮春漫興》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②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注釋】 ①漫興:興之所到,隨意寫成的意思。②茶甌(ou歐):茶杯。香篆(zhuan賺):指香炷,因其點燃時煙氣上升繚繞如篆文,故稱。蘇軾詩:“燈花結盡吾猶夢,香篆消時汝欲歸。”
【譯文】 年少時,我每逢春天,情懷就象醇酒一樣濃。插上鮮花,騎馬漫游,飲酒必醉,一次喝它上千鐘。如今老了,碰上春天,卻象醉酒成病,兩眼惺忪。我只有端著杯子品茶,看著香煙繚繞,靜悄悄垂下簾櫳。
風兒啊,卷盡了暮春的殘花它還繼續(xù)逞兇。我們不要怨恨春風這般無情,因為本來就是它吹開了萬紫千紅。請問春天歸去了,有誰看見了它的行蹤?飛燕煞有介事地回答說:它們來的時候,和春天相遇在西方的夕陽中。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為風解嘲。”(《古今詞統(tǒng)》卷十)
近代·俞陛云:“上闋回憶年少春游,迨老去而瀹茗垂簾,不作傷春之語,自樂其天。下闋言菀枯之感,人有同情,但造物者春溫秋肅,亦循例之乘除耳。試觀花之繁茂,方受春風噓拂而生,旋復收拾而去,風從何來,遽歸何處?人不能見,飛燕來自空中,或與之相遇,作不解語解之,稼翁其靜觀有悟耶?”(《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將少年熱烈之春懷與老年逢春如病酒的孤寂無趣之狀對比描寫,發(fā)出深沉的人生感喟。以春為喻,實則暗含對世事和人生經(jīng)歷的透徹了悟,頗有哲理意味。上片之“少日春懷”與“老去逢春”的對比描寫,與前選《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一闋同一機杼,可以對讀,體會其藝術優(yōu)長。此種寫法對后人啟發(fā)很大,如本書所選南宋末蔣捷的《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就是取法于稼軒。
上一篇:秦觀《如夢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黃庭堅《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