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鷓鴣天》
一點殘缸欲盡時。①乍涼秋氣滿屏幃。②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③ 調(diào)寶瑟,④撥金猊。⑤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注釋】 ①殘缸:即殘燈。②幃:帳子。③“梧桐”二句: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④調(diào):彈。瑟:一種弦樂器。⑤金猊:狻猊形的銅制香爐。狻猊:即獅子。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譯文】 油燈跳著微弱的光焰即將熄滅,驟然轉涼的秋氣滲滿了畫屏簾幃。三更時節(jié)雨打梧桐點點滴滴揪人心,這葉葉聲聲分明都是別離的淚。想昔日,她調(diào)弦彈瑟,我撥香爐的煙灰,兩兩相對同唱柔情蜜意的鷓鴣詞。而今夜獨坐西樓風吹雨又打,縱使不聞她凄清的歌聲也淚垂。
(湯俊峰譯)
【集評】 現(xiàn)代·唐圭璋:“此首因聽雨而有感。起點夜涼燈殘之時,次寫夜雨,即用溫飛卿詞意。換頭,憶舊時之樂。‘如今’兩句,折到現(xiàn)實之悲。‘不聽清歌也淚垂’,情深語哀”(《唐宋詞簡釋》)。
【總案】 晏幾道長于將往昔相逢團聚的歡娛與眼前分離獨居的凄涼對比交叉著寫。周紫芝此詞亦得其法。昔日在香爐旁,對面調(diào)笙,同唱情曲,何等溫馨愜意。而“如今”西樓獨聽“風雨”,怎不“淚垂”。“調(diào)”、“撥”僅兩個細節(jié)就寫出當年的賞心樂事,用筆簡煉。上片從觸覺、聽覺、視覺感知上寫出環(huán)境的冷清寂寞,抒情主人公雖未正面著筆,但可想象他三更獨坐、面對殘燈、沉思默想往事的那種寂寞、孤獨的況味。
上一篇:蘇庠《鷓鴣天》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鷓鴣天》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