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七言詩·滁州西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原詩今譯】
我獨自喜愛幽幽的草兒在澗畔生長,
黃鶯兒在上頭樹葉深處溜溜地歌唱。
向晚,春潮攜著疏雨急匆匆地走來,
郊外渡口無人只有斜著的舟兒晃蕩。
【鑒賞提示】
唐德宗貞元元年(785)春天,韋應物罷滁州刺史任后,閑居于滁州(今安徽省滁縣)城西門外的西澗。這首詩即通過描寫春游西澗賞景和晚雨野渡所見,表現了詩人當時恬靜的心境和憂傷的情思。
詩作緊扣“西澗”之景,突出“無人”情趣。首二句寫澗邊之景:脈脈澗流,岸邊幽草郁郁蔥蔥,岸上樹林濃蔭覆蓋,深樹叢中,黃鶯鳴聲悅耳。這里無車馬之跡,無塵埃之痕,真是個幽雅恬靜、超然物外的所在。詩人筆下的澗流、幽草、黃鸝、深樹,是那樣的生氣盎然。這里“幽草”與“黃鸝”映襯,一綠一黃,異彩紛呈;“澗邊”與“深樹”對照,一近一遠,意象深幽。“澗邊生”,仿佛使人看到幽草在清流滋育下的勃勃生機,“深樹鳴”又使人體會到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樹木陰翳,鳴聲上下”的情致。“鳴”字以動襯靜,使西澗顯得更為清幽。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將這一切以“獨憐”二字統攝,從而使他那恬靜的心境通過這一幅畫面自然地流露出來。
后二句寫野渡之景。晚來雨急,春潮上漲,野渡的一葉孤舟,因無人擺渡而浮然飄泊。詩人以急雨寫春潮,以“自橫”狀孤舟,以“野”字繪渡口,描繪出水急舟橫的空曠之景,與上兩句描寫的春日晴空圖構成一幅更加完整、生動和有趣的山水畫卷。尤其是著一“無人”,不僅突出了山澗的野趣和幽寂,也透露出詩人罷任后無奈而憂傷的情懷。
全詩以“獨憐”領起,以“無人”回映,中間動靜互補,聲色相間,以情會景,借景述意,情景渾然一體,把個滁州西澗描繪得如此幽靜,詩人恬淡的胸襟、憂傷的情懷,也就滲透在這種境界中了。前人卻謂“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托意”,據此則情景分離,“獨憐”亦無著落。但是,若如元人趙章泉所謂通首比興,譏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則又不免膠柱鼓瑟,迂腐穿鑿。他們都沒有領略到其中之味。
上一篇:徐元杰《七言詩·湖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七言詩·漫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