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風來林谷響,雪大如輪小如掌。初驚老木著春花,繼訝幽襟作秋爽②。天低已疑宇宙隘,眼明徒覺庭院敞③。更上城頭望匡廬④,浩渺光中失粒坱。欲尋奇趣無中邊⑤,那更窮幽向罔象⑥。萬弩錢塘潮上時,千里平沙日初晃。玉龍戰(zhàn)罷云偶開⑦,恍惚晶瑩見顱顙⑧。松林得雪已奇絕,城上吟詩氣無雨。茫茫銀海坐危樓⑨,波平不復勞雙槳。不嫌覓句禁體物,生恐抽刀斷馬鞅。一時豪興無古人,此日胸中余妙想。曲高和寡繼者誰,褵褷舞鶴失圓吭⑩。
注釋 ①毓朗此詩回憶一次天不甚寒時的一場大雪和與友人登城眺望雪景的觀感。“天低”二句甚妙,道出前人未能道出的雪中景象。寫城頭飄雪如錢塘大潮時萬弩齊發(fā),寫云開日露的瞬間感受如見頭額閃動,寫遠望雪原有如一片銀白大海,但無波浪無須蕩槳等,想象均甚為新奇又逼真生動。結尾抒發(fā)逸興豪情,以仙鶴為陪襯,仍不離雪的主題,回旋抒發(fā),體現(xiàn)了高度的寫作技巧。②初驚二句:受啟發(fā)于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③天低二句:原來開闊的天宇因陰云密合而顯得狹小,而原來狹小的庭院卻因一片銀白而變得寬敞許多。④匡廬:方正的房舍。⑤中邊:遠近。⑥罔象:古代傳說中的水怪名。⑦玉龍: 形容下雪。宋天圣年間華州張元有《雪》詩: “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宋俞文豹《清夜錄》亦載此詩,改動二字為: “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毛澤東《念奴嬌·昆侖》詞: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⑧顱顙:頭額。⑨危樓: 高樓。⑩褵褷:羽毛濡濕粘合的樣子。皮日休詩:“雪羽褵褷半惹泥。”圓吭: 圓潤高吭的聲音。
上一篇:昭梿《南陽民》
下一篇:煥明《詠宋徽宗錢(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