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山藏美玉,光照廊廡之間〔2〕;地蘊(yùn)神劍,氣浮星漢之表〔3〕。是知毛遂穎脫,義感平原〔4〕;孫惠文詞,來干東海〔5〕。顧循寡薄,有懷髦彥〔6〕。藉甚清風(fēng),為日久矣。未獲披覿,良深佇遲〔7〕。
比高天流火,早應(yīng)涼飆;凌云仙掌,方承清露。想攝衛(wèi)攸宜,與時(shí)休適。前園后圃,從容丘壑之情;左琴古書,蕭散煙霞之外。茂陵謝病,非無《封禪》之文〔8〕;彭澤遺榮,先有《歸來》之作〔9〕。優(yōu)游儒雅,何樂如之?
余屬當(dāng)藩屏,宣條揚(yáng)、越〔10〕。坐棠聽訟,事絕詠歌;攀桂詞,眷言高遁〔11〕。至于揚(yáng)旌北渚,飛蓋西園,托乘乏應(yīng)、劉,置醴闕申、穆〔12〕。背淮之賓,徒聞其語;趨燕之客,罕值其人。卿道冠鷹揚(yáng),聲高鳳舉,儒墨泉海,詞章苑囿〔13〕。棲遲衡泌,懷寶迷邦〔14〕。徇茲獨(dú)善,良以於悒〔15〕。
今遣行人,具宣往意〔16〕。側(cè)望起予,甚于饑渴。想便輕舉,副此虛心〔17〕。無信投石之談,空慕鑿壞之逸〔18〕。書不盡言,更慚詞費(fèi)。
【注 釋】
〔1〕逸人:節(jié)行超逸之人。《后漢書·趙岐傳》:“漢有逸人,姓趙名嘉,有志無時(shí),命也奈何。” 王貞,隋朝一位高士,博學(xué)工文,曾任縣尉,后辭官。《隋書》有傳。
〔2〕廊廡:堂前廊屋。《史記·竇嬰傳》:“所賜金,陳之廊廡下,軍吏過,輒令財(cái)取為用,金無入家者。
〔3〕神劍:靈劍。白居易《漢高祖斬白蛇賦》:“提神劍于手中,斬靈蛇于澤畔”。 星漢:天河,銀河。
〔4〕“毛遂”二句:戰(zhàn)國平原君趙勝的食客,無所著名。趙孝成王九年,秦攻趙,平原君求救于楚,毛遂自請(qǐng)隨往。既至楚,平原君與楚王言合從,迄日中不決。毛遂按劍迫楚王,說以利害,定從約歸。平原君曰:“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以毛遂為上客。
〔5〕“孫惠”二句:未詳。孫惠晉人,事跡與此二句不符。
〔6〕“顧循”二句:未詳。
〔7〕覿(dí):相見。
〔8〕“茂陵謝病”二句:司馬相如很有才華,善作賦。曾著《子虛賦》和《上林賦》著名于世。但漢武帝并不重視他。故他只好稱病,不在武帝面前討殷勤。后稱病歸故里,病死。武帝派人到相如家搜取文章,得《封禪文》。
〔9〕“彭澤”二句:晉陶淵明曾任彭澤令,他對(duì)榮華富貴看得很輕,加之其時(shí)政治黑暗,他辭官,并寫了《歸去來辭》。
〔10〕藩屏:保衛(wèi)。 揚(yáng)、越:未詳。
〔11〕(yù):疾飛貌。《詩經(jīng)·小雅·采蒼》:“
彼飛隼,其飛戾天。”
〔12〕“至于”四句:西園:在河南省臨漳縣之西,魏武帝所筑。《明一統(tǒng)志》:西園在彰德府鄴縣舊治,魏曹操所作,古今題詠甚多。 應(yīng)、劉:指“建安七子”中的應(yīng)玚、劉楨。
〔13〕鷹揚(yáng):鷹之奮揚(yáng),喻威武或大展雄才。 苑囿:畜養(yǎng)禽獸的圈地。
〔14〕衡泌:謂隱者所居之地。《詩經(jīng)·陳風(fēng)·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
〔15〕悒:憂郁,不安。
〔16〕行人:出行或出征之人。
〔17〕輕舉:輕身升起。曹植《仙人篇》:“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空。”
〔18〕鑿壞:謂穿鑿壁也。《漢書·揚(yáng)雄傳》:“或鑿壞以遁。”
【賞 析】
本文作者贊譽(yù)王聲的聲名,并親切地問候其日常起居,表達(dá)了作者的敬慕與思賢若渴之情。作為駢文而言用典太多,特別是喜用僻典此乃本文的不足。
上一篇:駢文《與蕭臨川書》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與陳伯之書》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