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鳥
作者: 馮好勤 【本書體例】
【原文】:
天命玄鳥(1),降而生商(2)。宅殷土芒芒(3)。古帝命武湯(4),正域彼四方(5)。方命厥后(6),奄有九有(7)。商之先后,受命不殆(8),在武丁孫子(9)。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10)。龍旂十乘(11),大糦是承(12)。邦畿千里(13),維民所止(14),肇域彼四海(15),四海來假(16),來假祁祁(17)。景員維河(18)。殷受命咸宜(19),百祿是何(20)。
【鑒賞】:
關于此詩的祭祀對象,歷來有“祀高宗”或“袷祭”兩種說法,孰是孰非,詩自見證。《詩序》說:“《玄鳥》,祀商祖也。”姚際恒、方玉潤、吳闿生等均承襲《序》說,尚欠確切。《鄭箋》糾《序》偏說:“祀當為袷。袷,合也。……(高宗)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廟,歌是詩焉。”對此,《正義》又進一步闡發:“知此祀當為袷者,以經之所陣乃上述玄鳥生商及成湯受命。若是四時常祀,不應遠頌上祖。”的確如此。在此詩中,先敘契祖誕生,次言成湯立國,再說高宗中興,層次井然,合祭之意已明,而決非只“祀高宗”一人也。
全詩一章二十二句,可分四層。前三句為一層,寫商之始祖契的誕生。詩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里面隱含著一個具有神話色彩的動人故事。關于契誕生的神話傳說,《楚辭·天問》、《呂氏春秋·音初》、《史記·殷本紀》、《列女傳》等書均有記載,內容一致,詳略不一。據《列女傳》云:“契母簡狄者,有娀氏之長女也。當堯之時,與其妹娣浴于玄邱之水,有玄鳥含卵過而墜之,五色甚好。簡狄與其妹娣竟往取之。簡狄得而含之,誤而吞之,遂生契焉。”這里不僅寫出了簡狄生契的原委,而且反映了原始氏族社會由母系制向父系制過渡的社會現實,契秉成天意而生,長而賢能,舜時助禹治水成功,任為司徒,賜子氏,封于商。建商之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政治勢力的加強,于是就出現了“宅殷土芒芒”的局面,為商族的振興奠定了基礎。正如《鄭箋》所說:“湯之受命,由契之功,故本其天意”,這就是該詩開頭頌美始祖契的來由。接下七句為二層,寫成湯興邦建國。在《那》詩賞析中已言,成湯為商之始祖契的十四代孫。自契至湯曾八次遷徙,商族漸變強大。成湯之時,夏桀暴虐,朝政腐敗,民怨沸騰。正值此時,成湯上承天命,下用伊尹,吊民除暴,“九征”告捷,滅掉夏桀,建立商朝。詩云:“正域彼四方”,正是這段歷史的高度的概括,具有史詩的價值。成湯建國之后,接著又策封各諸侯,統一了九州,從此商朝起興。層末“在武丁孫子”為過渡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接下十句為三層,寫武丁中興。武丁為商之始祖契的二十二代孫,為商一代賢明之君。據《尚書·無逸》所載,“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惑怨。肆高宗之享國五十有九年。”此說武丁寡言持重,勵精圖治,群臣敬輔陳力,國泰民安。商有武丁這樣的賢孫,自然能勝任“武王”成湯之業。緊扣詩文,黃山作了精彩的論述:“‘在武丁孫子’,猶云‘在孫子武丁’,謂先后之孫子惟武丁克肖’。‘武王靡不勝’,猶云‘靡不勝武,謂武丁于湯之業皆克負荷也。二句倒文合韻,專美高宗,正以中興余烈長在”(《詩三家義集疏》)。從這層詩意看,丁承當成湯的大業,復興商朝,壯舉有三:一曰承擔祭祀。武丁逮有“龍旂十乘”,驅車前往祭祀,向先祖供奉“大糦”,感戴祖德。在古代,這是帝王的頭等大事,而武丁能承襲辦好。二曰開拓疆土。“邦畿千里”,“肇域彼四海”,一個“肇”字道出了征伐之功,“千里”、“四海”這里隱含著高宗武丁樹旗旌伐鬼方(西戎),拓邊土,據四海,安黎民,不僅恢復了湯制舊土,而且使商朝賴以復興。三曰諸侯來朝。武丁討伐了鬼方,聲威大振,天下懾服”。“四海來假,來假祁祁”。諸侯們無不紛紛前來殷都朝會進貢。最后兩句為一層,寫商的基業本其天意。“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其意是殷受天命處處適宜,承受天賜福祿無窮。也就是說玄王契生商,成湯立國,武丁中興,皆是上天之命。首尾呼應,不僅表現了祭者對天虔誠的天命觀,希望繼續得到天神的庇佑,而且祝頌商朝長治久安。
商人雖然重巫敬神,此詩辟頭就從神話發端,以“天命”為線索,以一貫之,恍忽迷離,帶有濃郁的神話色彩,而比古板空洞的說教富有感召力。但是它對祖先業績的熱烈贊美已有部分超越了天帝庇護成份了,而反映了殷商王朝昌盛時對自己的統治充滿信心。如“宅殷土芒芒”,“正域彼四方”,“奄奄幾有”,“武王靡勝”,“邦畿千里”,“肇域彼四海”,“四海豐假”,“百祿是何”等等,氣勢雄壯,豪情激蕩。從句法上看,短促的四言通過比較舒緩的五言來調節,句式參差錯落更便于表情達意。這一特色,對六朝雜言詩有很大的影響。
上一篇:《猗嗟》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玉臺體(選一)》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