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世貞
飛來五色鳥,自名為鳳凰,千秋不一見,見者國祚昌。
享以鐘鼓坐明堂,明堂饒梧竹,三日不鳴意何長。晨不見鳳凰,鳳凰乃在東門之陰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夕不見鳳凰,鳳凰乃在西門之陰媚蒼鷹:愿爾肉攫分遺腥。梧桐長苦寒,竹實長苦饑。眾鳥驚相顧,不知鳳凰是欽。
〔欽〕神話中的人物。見《山海經·西山經》?!参迳B〕相傳鳳凰身具五色。〔明堂〕周朝天子頒布政令、接見諸侯、祭祀、選賢的地方,此借指朝廷。
這是一首詠物寓言詩。“行”是樂府的一種,是一種偏重于敘事的樂府詩。“欽?(pi)”是《山海經》中的一個神話人物,據說他和一個名叫鼓的神殺了葆江,觸怒了天帝而被誅,死后化為大鶚。只要這種鳥一出現,就預示著不祥的到來。沈德潛《明詩別裁集》認為此詩“應指分宜言。”分宜是權奸嚴嵩的老家,此代嚴嵩。這也就是說,此詩是以欽?假冒鳳凰這個寓言故事來諷刺嚴嵩的。
全詩可分為兩部分。前七句是第一部分,敘述了欽?假冒鳳凰騙取了人們的信任,躋身明堂而毫無所施的情況。鳳凰,本是“神鳥”,據說是“五色備舉”,人們是很難見到的。現在突然有這樣一種鳥,而且它自稱是鳳凰,人們當然要信以為真了。沈德潛說:“鈐山(嚴嵩)讀書時,天下以姚宋目之。故有‘千秋不一見,見者國祚昌’之語?!眹泪灾羞M士后,又“謁告還里,居鈐山之東堂,讀書屏后者七年,而又能傾心折節,要結勝流”,“相與引合名譽,天下以公望歸之。”(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其一系列欺世盜名的舉動,竟一時騙取了人們的信任,推譽為唐代名相姚崇、宋璟一類人物而薦獻于朝?!懊魈灭埼嘀瘛敝形嘀褚辉~,源出于《莊子·秋水》“惠子相梁”的故事,說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梧竹”在這里是說給鳳凰的待遇,“饒”是多的意思。嚴嵩在明世宗朝曾為太子太師,位為首輔,應該說是給他最大限度的“悟竹”了。但嚴嵩食民之祿,卻不思報答國恩,恃寵擅權,殘害忠良,賣官鬻爵,私吞軍餉,“國祚昌”運之事,長期未見,人們不得不產生懷疑:此鳥是真是假?
后十句是第二部分。人們認清了欽?的本來面目:原來是一個卑鄙齷齪的不祥之物。詩中說早上見不到“鳳凰”,原來它躲在東門外的陰暗角落里偷吃剛得的“腐鼠”,并在“啾啾唧唧”地抱怨得到的“腐鼠”太少,很不滿足?!案蟆钡墓适乱渤鲇凇?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cidian/zhuangz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莊子·秋水》,鳳凰自空中飛過,鴟正在下面偷食腐鼠,以為鳳凰要搶它的食物,“仰而視之曰:‘嚇’!”這個故事一石雙鳥地說明了欽?的貪得無厭和妒賢嫉能。詩中又說晚上見不到“鳳凰”,原來它躲在西門外的陰暗角落里向蒼鷹獻媚討好,乞求蒼鷹能分給它一點剩余獵物。它一再抱怨,棲在“梧桐”樹上太清苦了,賞吃竹實也太饑餓了。這是在譏刺嚴嵩向下貪得無厭地敲榨勒索、魚肉百姓的丑行。詩中的“晨”、“夕”、“東門”、“西門”,是對比,但也是一種可以互相調換而不影響辭意的“互文”,無非是從早到晚,從西到東的意思。經過這樣長期觀察,終于扯去了欽?的面紗,真相大白:鳳凰是假,欽?是真?!氨婙B驚相顧”,人民付出了多少代價啊!教訓是慘重的。
本詩明言欽?,實譏嚴嵩,托物寄諷,寓言顯豁。結構上按事物發展的先后順序,敷衍其事而歌之,縱橫馳騁,但又疏而不滯,完全符合樂府歌行體裁的要求。手法上前褒后貶,形成鮮明的對比,孰假孰真,自然涇渭分明。由于本詩是一首詠物寓言詩,故詩中多用比喻借代等修辭手法,給人一種既含蓄,但又心領神會的感覺。語言上也一反“后七子”繁文縟節、藻飾太甚的弊病,比較質樸自然。
上一篇:《醉落魄 詠鷹·清·陳維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長亭怨慢 雁·清·朱彝尊》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