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崔涂
幾行歸塞盡, 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 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 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 孤飛自可疑。
這首詩通過寫孤雁的神態和行動反映出作者對自己處境的感慨,情景交融,景出筆端而意在言外,是詠物詩中的佳作。
詩的起首,詩人冠以一疑問句表示對孤雁的關切?!皫仔小焙汀盃枴毙纬甚r明的對比,“歸塞盡”和“獨何之”也形成對比,這樣兩相對照,很好地寫出“爾”的孤單和寥落。幾十只雁子,成“人”字形翩翩飛舞,所過之處留下雁語聲聲。它們欣然歸塞,可是這只孤雁,你將飛到哪里去呢?一個“念”字表現出作者對孤雁的關心。這個問句中雖沒有一個“孤”字,而孤意已出。一只雁子在彷徨猶豫不知所往,不是很孤單的嗎?詩作者一生多作客他鄉,他的處境也和這只孤雁一樣,沒有個安定的時日。作者對孤雁處境的同情與關注,實際上是在慨嘆自己到處飄泊,慨嘆自己大半生的羈旅生涯。這種澎湃的感情,在作者的詩句中沒有正面寫出,而是讓讀者在吟讀時從字里行間去體味出,寫得耐人尋味。
詩的頷聯又以渲染的筆調,極力描寫了孤雁的神情和行動?!澳河晗嗪羰?,寒塘欲下遲”,既寫出了孤雁失群的原因,又寫出了失群后的表現。一個夜晚,天上下起了大雨,群雁遭到了襲擊,它們互相呼叫著,恐怕離失這個群體。但這只雁子終于失去了它的集體。它欲到寒塘中暫時歇息一下,但又懼怕它寒冷,遲遲不肯下去。這里“相呼失”寫出了當時群雁的驚惶的神態,“欲下遲”則寫出了孤雁的一種猶豫不決的神情,同時也透視出它內心的活動。這樣以寥寥數字寫盡群體在緊張氣氛中的神態,把孤雁的心情寫得如此栩栩如生,可以說作者的功力非凡。這兩句詩中,不著一雁字而雁自存,不言一孤字而孤態盡出,可以看作此詩的最為精妙之處。清人紀昀在評論此聯時說:“不言孤而是孤,不言雁而是雁,此為句外傳神。”這可以說是中肯之語。
詩的頸聯,上承頷聯,繼續寫孤雁的行動和神態。但這兩句詩沒有重復寫一種劇烈的動態,而在平靜中寫出動態?!颁驹频桶刀?,關月冷相隨”兩句,留給人的印象已不是“相呼失”的強烈的動作感,而是一種靜悄悄的動態感。此時孤雁已經沒有急呼的力量,它在一種清冷的氛圍中哀傷地緩緩地飛行,而詩的節奏也明顯放慢,與詩句所反映的情緒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這里仍沒有明言雁字,而是寫云和月的情態。它們一個是低低地流動,這反襯出孤雁低沉的心情;一個是冷冷地隨孤雁移動,這也反襯出孤雁內心的凄楚,寫出周圍環境的冷清。在后一句中,作者把自己內心的感受移到關塞明月之上。月亮本來是沒有冷熱之分的,詩人卻用冷來描寫它,目的是要加重這里的凄清的氣氛。這一聯中仍沒有用一個孤字,而孤意已在暗淡凄冷的描繪中顯現出來了。
詩到尾聯,才首次出現“孤”字。這個孤字有文末扣題的作用。使貫穿全詩的主線在幾番似隱實顯之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這樣,虛實結合,使全詩文氣暢通,饒有興味。在第一聯中,詩人還是在幕后若隱若現地與孤雁對話,到這里,他已公開站出來,發表自己的見解了?!拔幢胤瓿D繳,孤飛自可疑。”對孤雁的前途表現出一種擔心。這種擔心是基于詩人對孤雁的同情這個基本態度的,他之所以對孤雁如此關注,是因為他每時每刻都在為自己的前途擔心。他的處境與孤雁相似,雖不會有喪命的危險,也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這個“自可疑”,使讀者也不能不為他的前途擔憂。
擬物詩不難在逼肖,而難在得神。這首詩可謂是得神之作。孤雁的每一個特征,每一點感受,每一個動作,無不影射,且比擬著詩人自己的處境。孤雁周圍的凄冷環境就是詩人當時社會環境的真實寫照。
上一篇:《子規·唐·吳融》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山中聞杜鵑·宋·洪炎》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