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陸游
游昭木石師李唐, 畫牛乃自其所長。
出欄初聽一聲笛, 意氣已無千頃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 衣不掩脛須眉蒼。
時時弄筆眼力健, 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無沙堤金絡馬, 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優詔許, 置身忽在煙林旁。
日落飲牛水滿塘, 夜半飯牛天雨霜。
俚醫灌藥美水草, 老巫訶盡祓不祥。
愿我孫子勤農桑, 愿汝生犢筋脈強。
碓聲驚破五更夢, 歲負玉粒輸官倉。
〔游昭〕人名,著名畫師?!材臼持改究毯褪?。〔師李唐〕以唐代畫家的技法為師?!财蚝 撤饨ㄉ鐣蟪挤钍聡?,身體非自己所有,所以年老了請求辭職為“乞骸”。意思是請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去?!操滇t〕鄉村里的醫生。〔訶(he)〕同“呵”,怒責?!察?fu)〕古代迷信的習俗,用齋戒沐浴等方法除災求福。這里作“清除”解。
這是詩人晚年的詩作。六十四歲時,詩人再次被誣罷職,歸耕山陰,就是詩中所說的“乞骸幸蒙優詔許,置身忽在煙林旁”。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里,詩人也曾披蓑攜鋤,親事農桑,經常與農民交往,因而對農民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有了深切的體會。這種深切的體會往往融入他的詩作之中。這首詩就是借觀賞游昭的“牛圖”,引起聯想,描述了農民的日常生活,語言平易流暢,情感真摯懇切。
全詩由兩部分構成。前十句為第一部分,盛贊游昭畫藝之高超,抒發無比喜悅之情。后十句為第二部分,描述農民日常生活,抒發同情農民,熱愛生活之情。兩部分由“乞骸”和“置身”兩句詩聯系起來,結構嚴謹,層次極為清楚。
全詩以議開篇,盛贊游昭畫藝之高超,出語突兀不凡。先總評一句,“師李唐”說明游昭畫藝淵源極深。第二句則緊扣詩題,說明游昭“畫?!奔妓囉葹楦叱=酉氯τ握训摹芭D”進行具體評析?!俺鰴诔趼犚宦暤选?,狀形摹聲,一聲短笛竟然使初出欄圈的牛兒振尾揚蹄,神情無比振奮,簡直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意氣已無千頃荒”,盛贊牛的功勞,語氣豪邁恢宏,天地也當為之震驚。詩人評析“牛圖”不僅能以片言狀其形,尤能以七字傳其神,已經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不僅如此,詩人還通過自己的感受,繼續贊美“牛圖”的奇妙。那畫中的牛兒其“蹄角毛骨”都畫得極為細膩清晰,以致連“老益困”的詩人也能夠分辨得清清楚楚?!袄先ト碎g樂事稀”,其時詩人“客居京口”,貧病纏身,樂事當然更少,能夠欣賞到這樣奇妙的“牛圖”,當然會“拂拭此幅喜欲狂”了?!跋病倍搅艘l狂的地步,不就更能反襯出“牛圖”之奇妙,游昭畫藝之高超嗎?
詩人為什么會對這幅“牛圖”特別感興趣呢?除了畫幅的奇妙、游昭高超的畫藝令他“喜欲狂”之外,就是因為他在二十年的歸耕山陰的生活中,與牛兒結下了不解之緣。詩人借助豐富的聯想,把讀者帶入農民日常生活的畫圖中去?!叭章滹嬇K疂M塘,夜半飯牛天雨霜”,既寫出了農民對耕牛的愛惜,又道出了農民勞動之緊張艱苦。句句不離“?!弊郑逍旅鼷?,充滿詩情畫意?!百滇t灌藥美水草,老巫訶盡祓不祥”,又給讀者繪出一幅江南農村的風俗畫,極富地方色彩。不論是“美水草”還是“祓不祥”,都是為了使耕牛無病無災,長得更為健壯,表明農民們與耕牛已經到了相依為命的地步。“置身忽在煙林旁”,被貶職后詩人的心是多么悲憤,又是多么寂寞呵!二十多年來,正是江南農村淳樸的民風,正是農民們美好的心靈,尤其是默默做著奉獻的那些耕牛,使得詩人那顆傷痕累累的心得到極大的安慰,因而使他對農民,對生產勞動,尤其是對耕牛產生一種不同尋常的感情。“愿我孫子勤農桑,愿汝生犢筋脈強”,就是這種感情的真實寫照。詩人不僅決心子孫世代務農,自食其力,甚至還把耕牛當作知心好友一樣,對其發出良好的祝愿,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啊!無怪乎詩人對游昭的“牛圖”會“喜”到發狂的地步了。
寫到這里,全詩本來可以結束了,但是詩人卻又推出最后兩句:“碓聲驚破五更夢,歲負玉粒輸官倉。”猶如奇峰突起,恰似險浪驟至,把全詩推到一個更高的意境。那劃破夜空的碓聲傾吐著農民勞動的艱辛;他們年年都把最好的糧食馱在耕牛背上繳納給官府,以支援“北定中原”的抗金大業。這是一種多么金貴的心靈呀!這劃破夜空的陣陣碓聲,不僅會使詩人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也應當能使南宋朝廷從茍且偏安的美夢中驚醒過來,改變屈膝求和的政策,重振軍威,競日完成北定中原的大業。這樣的寓諷諫于“詩外”的詩句,除“千古一放翁”外,其孰能為之?
上一篇:《沁園春 雁·明·高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狐鼠·宋·洪咨夔》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