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研究《蝶戀花》
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創作背景】
李淑一是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烈士二十年代初在長沙私立福湘女子中學讀書時的同學和好朋友。1924年,經楊開慧介紹,她與毛澤東的戰友柳直荀結褵。1927年5月,國民黨軍閥何鍵等在湖南發動反革命的“馬日事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柳直荀乃化裝撤離長沙,此后輾轉各地,繼續從事革命斗爭。1929年,柳直荀給李淑一寄來照片一幀,背后題有李白《子夜吳歌》四首其三中的兩句詩:“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不料被國民黨當局查獲,李淑一亦因此而一度被捕入獄。1933年夏,有傳聞說柳直荀已犧牲,李淑一結想成夢,大哭而醒,和淚填了一首題為《驚夢》的《菩薩蠻》詞。詞曰:“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敝钡饺珖夥藕螅诺玫搅避鳡奚臏蚀_消息。1950年1月17日,她給毛澤東寫信,告知楊開慧烈士犧牲的情景以及自己二十多年來在白區的痛苦生活。4月18日,毛澤東復信說:“直荀犧牲,撫孤成立,艱苦備嘗,極為佩慰。”1957年1月,毛澤東的十八首詩詞在《詩刊》創刊號上公開發表,李淑一想起毛澤東早年與楊開慧戀愛時,有《虞美人》詞一首贈楊,自己曾聽楊開慧說過,可惜只記得開頭兩句,于是她便于2月7日寫信向毛澤東索取那首詞的全文,并抄寄了自己憶念柳直荀的《菩薩蠻》詞。5月11日,毛澤東復信說:“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罷。有《游仙》一首為贈。這種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內,別于古之游仙詩。但詞里有之,如詠七夕之類?!彼浖幢酒C珴蓶|在信中還囑咐李淑一:“到板倉代我看一看開慧的墓。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時候,請為我代致悼意?!?br>
不久,在李淑一執教的長沙第十中學實習的湖南師范學院中文系三年級的同學,意外地讀到了這首詞,深受感動。遂寫信給毛澤東,請求同意在他們學院的院刊上發表。
同年11月,毛澤東復信說:“來信收到,遲復為歉!《蝶戀花》一詞,可以在你們的刊物上發表?!队蜗伞犯摹顿浝钍缫弧??!庇谑牵?958年1月1日的《湖南師院》首次刊載了這首詞。
【注釋】
〔題〕李淑一,1901年生,湖南長沙人。這時是長沙第十中學的語文教師。
〔我失句〕驕楊,指楊開慧烈士(1901-1930),小名霞,字云綿,長沙人。1920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冬與毛澤東結婚。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湘區委員會負責機要兼交通聯絡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隨毛澤東在上海、韶山、武漢等地開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婦女運動。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在長沙板倉一帶堅持黨的地下斗爭。1930年10月,因叛徒告密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備受酷刑,始終堅貞不屈。敵人多次強迫她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都被她嚴詞拒絕。11月24日,在長沙瀏陽門外英勇就義。驕,形容勇敢堅強。柳,指柳直荀烈士(1898—1932)。他也是長沙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后在上海、天津、湖北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28年任中共湘西北特委委員。1930年以中共中央軍委和長江局特派員的身份到湖北洪湖革命根據地巡視工作,遂留在該地區,歷任紅軍第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紅六軍政委等職。1931年6月起,擔任中共鄂西分特委書記,在鄂西北根據地堅持斗爭。1932年4月率部返回洪湖地區,因抵制當時的湘鄂西中央分局主要負責人所推行的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而遭到誣陷,于同年5月被殺害。
〔楊柳句〕楊柳,雙關語,既切兩位烈士的姓,又將他們比喻為潔白的楊花柳絮。飏,“揚”的異體字。重霄九,參見前《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篇“飛將軍自重霄入”句注文。
〔問訊句〕問訊,探問。吳剛,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篇曰:“舊言月中有桂。……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何所有,古樂府《隴西行》曰:“天上何所有?”
〔吳剛句〕桂花酒,《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篇曰:“奠桂酒兮椒漿?!碧拼鷦棥斗詈托翼f嗣立山莊侍宴應制》詩曰:“桂華堯酒泛?!比A,同“花”。按本篇“桂花酒”的名目,系由月中有桂樹而吳剛斫之的神話傳說想象生發出來。
〔寂寞句〕嫦娥,相傳為上古時代的英雄羿的妻子,因為偷服了羿從西王母那里求得的不死之藥,遂奔月,成為月中女神。參見《淮南子·覽冥》篇及漢代高誘的注。嫦娥在月宮中非常冷清、孤獨,故以“寂寞”為言。舒廣袖,指舞蹈。舒,舒展。廣袖,寬大的衣袖。李白《高句驪》詩曰:“翩翩舞廣袖?!?br>
〔萬里句〕且,聊且。忠魂,楊、柳二烈士忠于黨,忠于革命事業,故稱他們的英靈為忠魂。
〔忽報句〕忽報,忽然有消息傳來。伏虎,降伏猛虎,喻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倒了國民黨反動派。
〔淚飛句〕謂兩位烈士的英魂聽到中國革命勝利的喜訊,頓時激動得熱淚飛灑,猶如傾盆大雨。唐代韓鄂《歲華紀麗》卷二《雨》“傾盆”注曰:“大雨?!笔谴苏Z古已有之,由來甚久。
【押韻格式】
本篇守譜押用同一部仄聲韻,句句皆葉。按“柳”、“九”、“有”、“酒”、“袖”五字與“舞”、“虎”、“雨”三字,本不在同一韻部。這里是用方音取葉。作者1958年12月21日批注道:“上下兩韻,不可改,只得仍之?!笨磥硎怯腥讼?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maozedong/"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毛澤東提出過此詞上下片押用了兩部不同的仄聲韻,因而不合格律的異議;而毛澤東斟酌之下,覺得如果遷就格律便會損害詞的意境及其藝術魅力,故未遵改。其實,原稿用方音押韻的作法,在詞中是允許的,不能機械地認定此詞未守譜押用同一部韻。
【修改情況及異文】
據毛澤東1957年5月11日寫給李淑一的信,此詞初稿題作“游仙”。在1958年1月1日《湖南師院》上首次發表時,改題“游仙贈李淑一”。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詩詞》時,已改定為現在這樣。
又,毛澤東曾應其次子岸青及兒媳邵華之求,手書此詞相贈,首句書作“我失楊花君失柳”。岸青和邵華唯恐是筆誤,提醒說:“不是‘驕楊’嗎?”毛澤東沉思片刻后答道:“稱‘楊花’也很貼切?!?br>
【鑒賞】
這首詞將現實革命斗爭與神話傳說直接溝通,以游仙為線索,虛構二烈士游月宮所遇、所聞、所感諸情節,融敘事、抒情于一體,創造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瑰麗的藝術境界,寄托了對親人和戰友的深切悼念之情,熱情歌頌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質和不朽精神,是一首革命的政治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的典型之作。
首句“我失驕楊君失柳”寫實,以莊嚴、凝重、飽含感情的筆調點明二烈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們生活過、戰斗過的人間世界。“我”、“君”對舉,十分親切,是與淑一交談的口吻。兩個“失”字的連用,抒發了對親人、戰友犧牲的痛惜之情和至深的懷念。繼而,詞意進入了幻想的境界?!皸盍p飏直上重霄九”,兩位烈士的英靈又在另一個世界——神仙的世界復活了。這是運用革命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烈士們精神不死,雖死猶生。楊、柳耦合二烈士的姓氏,天造地設,妙不可及,是文學作品雙關手法的創造性運用,它以潔白的楊花柳絮比喻二烈士生前的美好品質;同時,又為下文烈士忠魂進入月宮的奇妙情節作了穿針引線的安排?!拜p飏”、“直上”二詞用得很好,既是對花絮飄飛情狀的傳神描繪,又借花絮飄舉高空的生動情狀,喻寫了烈士浩氣直沖九天的精神氣概。
起二句從地上寫到天上,下面緊承“重霄九”展開奇異聯想,把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有關月亮的神話偉說糅入詞作,開拓了一個神奇、瑰麗、高曠、熱烈的幻想世界:“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币粋€“捧”字凸現了仙人對英烈的敬重。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毕缕鹁淅^續寫月宮仙人對烈士的歡迎。詞的一般作法是上、下片相對獨立成章,而本篇則將上片后二句與下片前二句合為一體,渾然天成,進一步烘托了烈士們精神的崇高:仙人尚對烈士如此崇敬,凡間的人民可想而知,烈士的親友則更可欣慰了。
末二句筆勢陡轉:“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正當嫦娥仙子婆娑起舞之時,忽然傳來人間已經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消息,二烈士激動得淚水奪眶而出,像天上降了場傾盆大雨。這是極度的藝術夸張,形象豐滿地表現出了英烈的激動心情和對革命事業的忠誠:他們雖成了仙,遨游于仙宮,但并沒有忘記為之奮斗而未竟的事業,沒有忘記要降伏人間殘害百姓的吊睛白額大蟲。他們時刻關懷著革命的發展、期待著人民的解放。一旦這種理想變成了現實,他們再也控制不注內心的激動。這兩句,詞筆重又由天上轉回到人間,充分顯示了烈士們崇高博大的精神世界;結構上與起二句相呼應,有通首源流回環之妙。
這首詞,革命浪漫主義的表現尤為突出,其特點是想象極為豐富、巧妙。由楊柳二烈士之姓想到飄舉的楊花柳絮;又由此想到他們飛入月宮,受到吳剛和嫦娥的歡迎;由月宮中吳剛斫桂樹的傳說而懸想出他用桂花美酒招待英烈;由英烈聽到革命勝利的消息而熱淚飛灑,構思出大雨傾盆……一句話,詩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于人間——天上——人間,形成大幅度的空間轉換,從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崇高而優美的藝術境界。
毛澤東的詩詞,就總體而言,大都采用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雖然其間運用神話傳說或任意馳騁想象之處也不少,但衡其全篇則仍為寫實。而本篇卻通首采用神話故事式的構思,內容是革命現實主義的,表現形式則是革命浪漫主義的。它以二烈士游蹤的開端、發展直至高潮,形成體現神話特點的敘事性脈絡;以作者自己對親人、戰友的痛失、緬懷直至代其發出勝利后的激動,形成抒情性波瀾。二者水乳交融。既浪漫夸張,又現實真樸;既博大崇高,又纏綿深婉。正如郭沫若所評:“不用說這里絲毫也沒有舊式詞人的那種靡靡之音……這里使用著浪漫主義的極夸大的手法把現實主義的主題襯托得非常自然生動、深刻動人。這真可以說是古今的絕唱。我們如果要在文藝創作上追求怎樣才能使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結合,毛澤東的詩詞就是我們絕好的典范。”(《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
上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蝶戀花》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