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題
李商隱①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②。
曉鏡但愁云鬢改③,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④。
【注釋】
①李商隱:見《宿駱氏亭懷崔雍崔袞》。
②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會結束。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③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④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評】
“相見時難別亦難”,意謂還同居一地的時候便別離多歡會少,不容易得見;而此時還要相隔千里,這一番離別,真令人難以消受。難以消受也無可奈何,遠別仍要成為現實,如同春末無力的東風,眼睜睜看百花凋殘。遠別之后,淚水啟程,詩人和他的愛人對彼此的思念以及這思念帶來的痛苦,直要等他們的生命到了春蠶已死、蠟炬成灰般的盡頭的時候才會休止。詩人想,人居兩地的他們,一個在曉妝的時候必然會憂愁地發現如云般的烏絲摻了華發,一個在難眠的時候風露立中宵,感到了月光的寒冷。但詩人還是安慰愛人說,你所居的蓬山離這里并沒有多遠,請務必時常遣青鳥送信來。
首聯第一句直接寫出人生中一個雙重悲劇,第二句寫無奈之感。頷聯是名句,寫出了一種執著的悲哀,有泣鬼神的力量,是李商隱詩經常表現的感受。頸聯深情,給人一種“人隔兩地,情發一心”的感覺。尾聯所寫的蓬山原是遙遠的代名詞,可詩人還自勉說“無多路”,一方面明知困苦,一方面仍要爭取,也是李商隱常表現于詩中的深深悲劇感。
【詩評選輯】
①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春蠶”二句)措詞流麗,酷似六朝。
②明·陸時雍《唐詩鏡》卷四九:三四痛快,不得以雅道律之。
③清·陸次云《晚唐詩善鳴集》卷上:詩中此意,從漢魏樂府中得來,遂為《無題》諸篇之冠。
④清·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此等詩,似寄情男女,而世間君臣朋友之間,若無此意,便泛泛與陌路相似,此非粗心人所知。
上一篇: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無題二首》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