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王又曾·題余舫》原文賞析
閑身天地沙鷗似,借得溪堂暢遠襟。白日盡吹殘雨冷,碧梧高坐一蟬吟??駚盹w動江湖思,懶極生疏禮法心。枕上紅酣秋夢闊,窈然三十六陂深。
羈旅客鄉,賦閑無事,生活節奏開始變得緩慢;一下子擁有太多的余暇,身如寥廓天地間一只飛翔的沙鷗,是從何來,欲往何去?仿佛都顯得不重要了。詩人在這種貌似松弛、散漫的心態中,于是或聽雨,或聞蟬,或興起狂思,或倦作秋夢;于是又有了這一首詩。
“閑身天地沙鷗似,借得溪堂暢遠襟?!痹姷谝宦摰牡谝痪?,冠以一個“閑”字,當決非偶然。這正是詩人在這段生活中捕捉到的最深切的感受。這一個“閑”字實則統攝了全詩,定下了本詩的基調?!帮h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原是杜甫《旅夜書懷》一詩的尾聯,表達了杜甫仕途不遇、轉涉江湖、孤寂飄零的悲懷。而王又曾在此似乎反其意而用之,在詠嘆適得其所的悠閑情致??途铀l,寄身這水邊小小書齋,卻無妨作暢懷遠思,一展襟抱。溪堂,水邊的廳堂,即指題中的“余舫”?!敖璧谩倍?,說明詩人是處在客居生涯中。
“白日盡吹殘雨冷,碧梧高坐一蟬吟?!币挥瓿汕?,寂寞白日,西風吹斷隔夜的殘雨,已透出了秋涼;庭前梧桐,森森綠陰中高坐一只孤蟬,正單調地沉吟。這白日、殘雨、深樹、孤蟬畫就了一幅秋日寂寥圖,而這一切也只有一個獨處靜室、悠然無所事事的閑居者方能細細品味出的?!氨涛唷币痪涫菑奶K東坡“綠槐高處一蟬鳴”(《溪蔭堂》)中化出,然而改一個“坐”字卻更傳神地體現了蟬鳴的耐心,反襯出秋日的寂靜與漫長。
“狂來飛動江湖思,懶極生疏禮法心。”如果說此前的一切在詩人感受中似乎都還處于一種平和靜止狀態,那么到此卻靜極生動,突起波瀾?!翱駚怼本淙缣焱怙w來,一下打破了先前保持的平衡,一陣突然爆發的躁動引起思潮洶涌翻騰,直欲沖出這幽靜的書齋,奔往江河湖海廣闊世界。然而,這不過是一種偶然的躁動而已。一時興起不敵早已種下深根的惰性。太疏懶了,懶到極處,甚至顧不上那些居家在外、處世為人必得維持的禮儀和章法。于是一切仍復歸原狀。那么,詩人真能對這種他鄉孤客的生活怡然處之么?
“枕上紅酣秋夢闊,窈然三十六陂深。”秋日正長,閑極思困,擁衾小眠,枕上夢中卻透露出詩人內心深處不肯安寧的心緒。他在企盼、在思念著的究竟是什么?哦,那落日映照下的紅色荷花,那微波蕩漾的幽深流水,一切是多么熟識!秋夢遼闊,夢中的作者仿佛回到了自己遙遠的故鄉……“紅酣”二句語本王安石詩:“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流水,白頭想見江南?!?《題西太一宮壁》)作者暗用此典,正是要借以寄托深藏著的思鄉之情。
從整首詩看,詩人只是閑居靜室,以齋名“余舫”為詩題,抒發閑居感懷,但全詩意象并未局限于這小小一方天地。作者不僅寫出客居生活中的閑與靜,更寫了閑中之忙,靜中之動。整首詩圍繞閑居者的種種感觸層層寫來,如刻畫所感,則天地沙鷗;所見,則冷雨摧秋;所聞,則蟬鳴高樹;所思,則神游江湖。寫閑極思困,臥榻之上更別是一番秋夢遼闊,這一切實際上都是為了反襯出詩人的內心實際并不安閑,最終這種不平衡的心緒,歸結為一種綿綿的鄉思之情,通過夢中的酣紅荷葉與窈深流水表露出來。正因此,全詩讀來又顯得非常含蓄??偟恼f來,寫斗室之居而能如此意象宏闊,淋漓酣暢,且開中有闔,放中能收,從中不難見出作者的藝術功力。這首詩當無愧是王又曾藝術創作中又一難得的佳品。
上一篇:古詩《林旭·雨夜醉歸》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朱彝尊·馬草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