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爺,這薄幸子一定不忠不孝。
告訴你友,這薄幸子休要相交。
告訴你妻,這薄幸夫也須留心防著。
告訴普天下掌禍福的神靈聽,這樣薄幸賊莫恕饒!
再告訴他日做墓志的官人也,莫把他薄幸名兒除掉了!
——明·馮夢龍輯《掛枝兒》
這首民歌抒發了對薄情負心人的強烈憎恨和憤怒譴責。
“告訴你爺,這薄幸子,一定不忠不孝。”薄幸子,即薄情、負心的人。不忠于國君,不孝順父母,在封建社會被視為大逆不道的行為。詩人要在他爺爺面前揭露他這個“薄幸子”的真面目,使他的爺爺由此認識到他“一定不忠不孝”的本質。
“告訴你友,這薄幸子,休要相交。”薄情、負心的人,對待朋友也是絕不會講信義的。因此詩人要向他的朋友揭露他這個“薄幸子”的丑惡品德,使他的朋友由此認識到他的真面目,跟他“休要相交”。
“告訴你妻,這薄幸夫,也須留心防著。”薄情負心的人,對待自己的妻子也絕不會真心相愛的。因此詩人要他的妻子對他“也須留心防著”,不要受這種“薄幸夫”的甜言蜜語的欺騙,防備他有朝一日會薄情、負心。
“告訴普天下掌禍福的神靈聽,這樣薄幸賊莫恕饒。”有神靈掌握普天下人的禍福,這雖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說法,但在這里卻表現了詩人的美好愿望——但愿“普天下掌禍福的神靈”能夠聽到她對這個“薄幸賊”的罪孽的揭露,從而使神靈也絕不饒恕這個“薄幸賊”,給他以應得的懲罰。
“再告訴他日做墓志的官人也,莫把他薄幸名兒除掉了。”墓志,即在墓前刻有死者姓名和生平的石碑上的文字記載。官人,對男子的尊稱、泛稱。這意思是說,薄幸人即使死了,也要在他的墓志銘上刻上“薄幸名兒”,使他遺臭萬年。
以上全篇每段皆以“告訴”或“再告訴”起頭,這種為民歌所慣用的重疊手法,使人不僅毫無重復、累贅之感,而且更加強烈地突出了詩人的憤慨之情。她是那樣義憤填膺、怒不可遏地要借助輿論的力量,廣泛地對薄幸人進行無情的揭露和聲討。我們讀了這首民歌,深深感到它仿佛就是一篇申討薄幸人的戰斗檄文,對薄幸人揭露得使他無地自容,申討得令人十分解恨。它表現了民歌作者所特有的愛憎強烈的感情和犀利明快的風格,而跟那些“怨而不怒”的文人詩風迥然有別。
上一篇:《告爹娘》原文|賞析
下一篇:《咳嗽》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