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采蘋》原文與賞析
于以采蘋? 南澗之濱。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 維筐及筥。于以湘之? 維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 有齊季女。
對這首詩的說法,不盡相同。今人高亨先生在《詩經今注》里說:“這首詩是貴族家里的女奴所作,古代貴族的女兒臨出嫁前,要祭祀她家的宗廟,由女奴們給她置辦菜蔬類的祭品。這首詩正是敘寫女奴們置辦祭品的勞動。” 今從此說。
詩分三章,依次吟詠采蘋采藻以供祭祀之用的事。首章寫女奴采蘋采藻的勞動。這章意謂:到什么地方去采蘋?到南山下溪水的水邊。到什么地方去采藻? 在那雨水聚積的水溝里。
二章寫采來蘋藻后盛煮的工序。這章意謂:采來蘋藻用什么裝它?就用方筐和圓筐。用什么去煮它?就用那有腳的鍋和無腳的鍋。
三章寫祭祀的活動。意謂:把煮好的蘋藻放在哪里?擺放在宗廟里窗戶下。誰來主持祭祀?有齋戒的將要出嫁的少女。
全詩從采蘋藻,到盛裝,到鍋煮,而后到擺設在宗廟之中祭祀,敘寫了女奴為貴族小姐嫁前祭祀而勞作的全過程,隱含著勞作的艱辛和怨懟情緒,頗有 “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不滿。在章法形式上,與 《采蘩》詩基本相同,全詩三章均采用設問作答的手法,前句設問,引起讀者注目。后句作答,落到實處,是重點所在,喚起讀者深思。
上一篇:《隋代民歌·送別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采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