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寄生草)一對鳥兒樹上睡》原文與賞析
一對鳥兒樹上睡,不知何人把樹推。驚醒了不成雙來不成對,只落得吊了幾點傷心淚。一個兒南往,一個兒北飛。是姻緣,飛來飛去飛成對;是姻緣,飛來飛去飛成對。
這支小曲通篇運用象征手法。用一對并棲樹上而被人拆散的鳥兒,象征被拆散的一對戀人,表現一位女子對自由愛情的向往,也流露出強權壓迫,命運不能自主的憂傷。
讀了此曲,喚起我們這樣一種想象:一對自己相識相戀的青年,瞞著父母家庭,偷偷地相處著。他們一面享受著歡樂幸福,一面又懷著憂慮驚怕。忽然,可怕的一天來到了。那個晚上,他們正偷偷地幽會,突然來了家人,掀起軒然大波,對他們大加責罵,興師問罪。他們驚恐萬分,好像做了大逆不道之事。從此,二人再也不敢來往,而且相互斷了信息。這位姑娘,懷念自己的情人,滿腹心事,無處傾吐,終日憂郁煩悶,病體怏怏,神情恍惚。她在幽會的花園彳亍徘徊,撫依花樹,呆望鶯燕,觸目傷情,黯然生悲。這一天,她又在花園游走,看見一棵樹上立著一對小鳥,頓覺有所觸動,不禁凝望沉思起來。她看這對小鳥,并頭而立,相向而鳴,無比親昵。于是又想起自己和戀人的往事,便即景生情,吟出了這首小令。
首先,她用雙鳥做比:“一對鳥兒樹上睡,不知何人把樹推。”以鳥喻人,是詩中常例。這位剛被拆散的熱戀之人更會如此,她想到自己和戀人正像樹上這對同巢并棲的小鳥,親親密密,相依相偎。可忽然間,像有人推動大樹驚散了雙鳥一樣,自己和戀人被生生地拆散了。接著她用雙鳥分飛,比喻自己和戀人的離散:“驚醒了不成雙來不成對,只落得吊了幾點傷心淚。一個兒南往,一個兒北飛。”詩常以雙鳥比喻戀人,同時又常用雙鳥分飛比喻愛人的分離,古樂府中就有“東飛伯勞西飛燕”的詩句。想來,是這位少女矚望的鳥兒突然受了驚擾,它們呼拉拉地飛走了,但沒有朝著一個方向,而是一個向南,一個向北。這又使她想起了同戀人的突然離散,不禁流出了眼淚。她正在那里傷心出神,看到一對鳥兒又飛了過來,落在那棵樹上,還是那樣并頭而立,相向而鳴。所以飛來飛去,又飛成了一對。這里還是巧妙地以鳥比人。少女看到這種情形,隱然有所領悟:“是姻緣,飛來飛去飛成對。”鳥是這樣,人亦如此。如果自己和戀人有緣分,那么不管封建家長如何百般阻撓,還是會重新相聚,結成眷屬。這就是她的希望和祝愿。這位受到封建禮教束縛,軟弱而又執著的少女,在鳥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并寄托了自己的哀怨和憧憬。
這支小曲通篇詠鳥,但其托意顯而易見。詠鳥以寫人,正是運用了比興手法。這一手法的主要特點是“或借景以引其情,……或借物以寓其意,……心中幽約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約眇以出之”(沈祥龍《論詞隨筆》)。正因為這樣,比興手法有獨特的藝術效果,可以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其詞微,其旨遠”(陳匪石《聲執》)。這篇小令略略數句,卻有景有人,一顯一隱,閃爍迷離,讀之,引人遐想聯翩,回味無窮。
上一篇:《元代民歌·(大石調)念奴嬌(大江逝水)》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代民歌·(寄生草)人兒人兒今何在》原文與賞析